- 主题:为啥现在夫妻俩搞不定一个孩子
【 在 lixianghui 的大作中提到: 】
: 推崇读书跟推崇考试没啥关系吧。
: 我自己认为的推崇读书并不涉及考试什么的。
:
关于读书,我跟你看法是一样的。读书是为了乐趣,语文是为了鉴赏文艺和学习表达,不喜欢指定,也不喜欢考试。不过,个人经验未必适合现在的学生。
--
FROM 221.221.28.*
说来说去,想多养孩子,不能以降低女人的社会地位为条件,借口要多养孩子限制女人读书就业,会适得其反的。
本朝历史上多生的时期,都是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时候,女人地位提高,有经济保障,是孩子最直接的福利,因为母婴利益不可分离。
国际组织在援助儿童的项目里,经验也是,保障母亲的健康和经济能力,就是保障了下一代。
--
FROM 221.221.28.*
政府要真的需要三胎,就参考80年代大院,再把社会抚养的这些设施建立起来呗。在大型的居住区附近设立便捷的托幼机构,医院,游乐场,配套建立适合女工的业态,把养孩子和上班统一起来不就行了?要知道历史上光为了给钢厂工人找老婆,直接把纺织业迁移到内蒙宁夏呢
--
FROM 221.221.28.*
回想起来,我妈养孩子,还真没焦虑过,她 唯一不放心的就是老公太帅守不住,家里的钱有没有都集中到自己手里。工作的话,老公调动到哪,组织就给配套跟调到哪,家里有矛盾都是她主动撒气,说不过就找组织告状,孩子从小就分担家务,10岁我就是家里的做饭主力了,不用管学习,连每学期的家长通知书,都是老公签字。我比我妈会念书,会赚钱,肯吃苦,然而,养一个已经够够的了。如果能够换到80年到生娃,不操心就业,不操心上学,不操心赚钱,不操心家务,我应该愿意养半打
--
FROM 221.221.28.*
养娃这事,改开后是大大退步了,企业和学校都在减负,推给家庭,家庭推给孩子妈,孩子妈跟婆婆不得不绑在一起互相折磨,养孩子成了渡劫。想想我父母那一带,真没有受过这个罪,不如以后多建点超级学校,送进去可以忘记的那种,参考军队的八一学校系统,还有就是职住一体,多给育龄妇女解决就业育儿的矛盾问题
--
FROM 221.221.28.*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单位有托儿所 幼儿园,现在早没了
建起来啊,正好解决就业。规模化以后更科学规范,管得更好。
--
FROM 221.221.28.*
【 在 abb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种单位是个封闭的社会,安全感很强,外面人也混不进去。
: 还有就是那时候车少,小孩随便外面疯。
可以复制里面那些便民的育儿措施,比如设法职住一体,带孩子家庭集中居住,食堂、医院、图书馆、免费的托儿所、带寄宿的学校等等
如果社会真需要孩子的话。这些设施一旦建起来,可以循环使用,不像小家庭为孩子的投入都是一次性的,其实社会面看,浪费很大
我小时候在部队,父母管不上,也没那个意识,扔进学校里是可以完全不管的,学校基本是托管模式。后来到地方,在大院子里,父母还是不用管,吃食堂,看单位的阅览室,去电视房看电视,脖子上挂个钥匙,就这样忽然间就上大学了。现在这一带年轻父母经历的婆媳矛盾,择校,安全啥的,我的上一代,都没经历过。靠压榨女人来多生孩子,我没看见成功过,但是上一代那种社会法抚养,资质一般的人,都轻松养三两个
--
FROM 221.221.28.*
【 在 abb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部队是环境更好一些。地方上很难的。别说80年代,就是五六十年代双职工也没法自己带娃的。
: 五六十年代我外公当物资局局长,外婆先当公社干部、后来当幼儿园园长。但是他俩都一天没有带过娃,我妈是寄养在舅老家长大,我姨是靠奶妈带大。
其实城市基层资源挺多的,真想办,怎么会办不起来。
小时候看电视去电视房,有管理员负责开,一屋子小孩一起看,在家里一个孩子看还得家长陪着;每周放至少一次电影,也基本是小孩看,阅览室图书室,都可以是孩子看书写作业的地方。现在基层街道那么多闲置的房子和大爷大妈,开放了给社区看孩子也算是物尽其用啊
--
FROM 221.221.28.*
【 在 R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看就是男的发的贴,标题写为啥夫妻俩搞不定一个孩子,明明里面想写的是,以前一个妈妈就能搞定,现在为啥妈妈自己搞不定?反正没看出来你要求自己一个人搞定。不要装模作样的分析了,你自己带带试试不就知道了吗。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droid」
男人们的孩子主题贴,这还算新颖的,其余的十有八九都是挟孩子要财产的,基本都是要求降房价或者提供免费住房之类的大宗财产的。既不用怀胎生,也不用出力养,倒是白得一大堆财产,美死了。再配合现在的离婚财产分配制度和超低的抚养费制度,还有强制子女赡养制度,生3个,房子到手,一脚把贫困母子踢出去出去发孩子财的肯定不在少数,晚年混水了再挟持血缘要求孩子们养老,简直是福利。
--
FROM 221.221.28.*
【 在 redapron 的大作中提到: 】
:
: 其实城市基层资源挺多的,真想办,怎么会办不起来。
: 小时候看电视去电视房,有管理员负责开,一屋子小孩一起看,在家里一个孩子看还得家长陪着;每周放至少一次电影,也基本是小孩看,阅览室图书室,都可以是孩子看书写作业的地方。现在基层街道那么多闲置的房子和大爷大妈,开放了给社区看孩子也算是物尽其用啊
住的问题,其实也很好解决,解决居住,不一定需要有产权,不一定需要有多么好的条件。一居室的夫妻生了孩子住不下,同小区或者附近提供免费或者低价房子不就行了。也没必要单套,有个宿舍就可以给来看孩子的祖父母或者保姆住,孩子大点可以自理的时候,也可以跟别的孩子合住这种宿舍。我家有一段时间,就是这么解决的,我跟单位里另外两个年龄接近的孩子一起住一间10几平米的单间,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呀。
--
FROM 221.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