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父母对孩子都是无私的?我反正不信
我上学的时候就做家教啊,一个月可以赚几百,一年我跟家里要个七八千,再加上我自己的奖学金,过得很不错了
不能理解一个月吃三百,稍微做点啥都不止这点钱
【 在 Tommy120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经历过的可能永远都感受不到那种心情
: 前一段清华那个树洞说一个月吃饭300还是多少,话说我上学那会哪敢吃300,我记得十七八上高中那会,一个月就80多,基本靠馒头填肚子
: 要是家里真的贫困也就算了,但事实也不算差,暂且认为勤俭持家吧 有钱也舍不得花
: ...................
--
FROM 223.104.63.*
对于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有的时候的确会很难理解,反对的那些人,一部分人是他们的父母很爱自己的孩子,对孩子很尽心,所以作为孩子就会很反对这样的言论。另一部分人是被洗脑了,父母其实对自家孩子并不好,甚至吸血但反向形成,这部分人一听到说父母不好的就会气急败坏的
【 在 Tommy120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看来咱们是同龄
: 很多反对的可能年纪比较大了,站在他们角度很不愿听到评价父母的声音
--
FROM 123.113.229.*
我大学靠做家教赚的生活费。
来北京读研就不再跟家里要钱了,为了家里的平静。
【 在 Tommy120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经历过的可能永远都感受不到那种心情
: 前一段清华那个树洞说一个月吃饭300还是多少,话说我上学那会哪敢吃300,我记得十七八上高中那会,一个月就80多,基本靠馒头填肚子
: 要是家里真的贫困也就算了,但事实也不算差,暂且认为勤俭持家吧 有钱也舍不得花
: ...................
--
FROM 111.202.7.*
分析的挺在理的
顶梁柱这种培养应该挺普遍的
还有些不公平是有点刻意的意思,家里孩子多,人为刻意打压一个,可能因为这个孩子不像自己、也可能性格跟自己不一样、也可能会跟自己顶嘴啥的啥啥的吧
反正吧 父母的准入条件太低,还有的父母会人为挑起孩子之间的对立
当然,在知识水平高的家庭,这些基本都不存在,在农村一带太普遍了
最近财新有个专刊,专门调查农村地区孩子抑郁症的,讲了几个孩子的故事,真替这些孩子揪心
【 在 isk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就涉及一个比较复杂的伦理对比问题了。
: 要分好几个方面讨论。
: 比如,从竞争生存角度看。
: ...................
--
FROM 223.70.209.*
哈哈 买房 结婚都没有资助的
因此也错过了好多机会 (前提是家里有这个能力,现在又说存的钱多、利息低,也没啥好用的,也是攒了一辈子的钱确实没用在大事上)
【 在 Basil 的大作中提到: 】
: 走出校门后就不再要家里继续资助,这是很正常的事啊。
: 除非是现在买房,那没办法。
:
--
FROM 223.70.209.*
家教啥的我也做过,有一次还跟培训机构的冲突了,都报警了
上高中那会确实没挣钱的机会
【 在 bibobell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上学的时候就做家教啊,一个月可以赚几百,一年我跟家里要个七八千,再加上我自己的奖学金,过得很不错了
: 不能理解一个月吃三百,稍微做点啥都不止这点钱
--
FROM 223.70.209.*
无私都是有限度的,哪怕是父母
当年麻风病流行的时候,得了麻风病的人,基本都会被父母抛弃,即便后来治好了,他们的父母也不会把他们领回家,甚至都不会来看一眼,因为他们已经变得很丑了
反而是欧洲一些志愿者,在麻风病村为麻风病人服务,一干就是几十年,比他们的父母对他们都好
【 在 Tommy120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多父母考虑的还是自己多一些
: 很多父母的爱只停留在嘴上吧,关键时刻帮一把都思前想后的,最后还是不帮
--
FROM 183.8.137.*
那你挺牛的 我那会还稍微需要点贴补
那会一小时家教三四十 可能比较早了
【 在 xmbj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大学靠做家教赚的生活费。
: 来北京读研就不再跟家里要钱了,为了家里的平静。
:
--
FROM 223.70.209.*
20年前买房还可以不要家里资助
现在北京买房没有家里资助,能出得起首付的20多岁小年轻很少了
【 在 Tommy120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 买房 结婚都没有资助的
: 因此也错过了好多机会 (前提是家里有这个能力,现在又说存的钱多、利息低,也没啥好用的,也是攒了一辈子的钱确实没用在大事上)
--
FROM 183.173.144.*
没有温暖的家,需要同情
【 在 Tommy120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多父母考虑的还是自己多一些
: 很多父母的爱只停留在嘴上吧,关键时刻帮一把都思前想后的,最后还是不帮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droid」
--
FROM 175.15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