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父母对孩子都是无私的?我反正不信
别人家不了解,知道的几家亲戚朋友比我们好多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帮助的时候都是能帮就帮下
我们从小被灌输的思想就是不能靠家里,学习啊 工作啊 成家啊 都得靠你自己,后来的事实也证实如此
都是陈年往事了,有时想想挺唏嘘的 无论精神还是物质,忍受了比同龄人更多的不幸吧
【 在 bibobelle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得出的结论应该是你家父母有些自私,别人家父母大多不自私
--
FROM 223.70.209.*
哈哈 深得选择题答题要领啊
【 在 Basil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学时老师就说,只要是有个“都”字的选项,就可以第一时间排除了
:
--
FROM 223.70.209.*
分析的挺在理的
顶梁柱这种培养应该挺普遍的
还有些不公平是有点刻意的意思,家里孩子多,人为刻意打压一个,可能因为这个孩子不像自己、也可能性格跟自己不一样、也可能会跟自己顶嘴啥的啥啥的吧
反正吧 父母的准入条件太低,还有的父母会人为挑起孩子之间的对立
当然,在知识水平高的家庭,这些基本都不存在,在农村一带太普遍了
最近财新有个专刊,专门调查农村地区孩子抑郁症的,讲了几个孩子的故事,真替这些孩子揪心
【 在 isk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就涉及一个比较复杂的伦理对比问题了。
: 要分好几个方面讨论。
: 比如,从竞争生存角度看。
: ...................
--
FROM 223.70.209.*
哈哈 买房 结婚都没有资助的
因此也错过了好多机会 (前提是家里有这个能力,现在又说存的钱多、利息低,也没啥好用的,也是攒了一辈子的钱确实没用在大事上)
【 在 Basil 的大作中提到: 】
: 走出校门后就不再要家里继续资助,这是很正常的事啊。
: 除非是现在买房,那没办法。
:
--
FROM 223.70.209.*
家教啥的我也做过,有一次还跟培训机构的冲突了,都报警了
上高中那会确实没挣钱的机会
【 在 bibobell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上学的时候就做家教啊,一个月可以赚几百,一年我跟家里要个七八千,再加上我自己的奖学金,过得很不错了
: 不能理解一个月吃三百,稍微做点啥都不止这点钱
--
FROM 223.70.209.*
那你挺牛的 我那会还稍微需要点贴补
那会一小时家教三四十 可能比较早了
【 在 xmbj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大学靠做家教赚的生活费。
: 来北京读研就不再跟家里要钱了,为了家里的平静。
:
--
FROM 223.70.209.*
当年我首付差的不多,借都不给出。。。。
后来攒够了,要多付出很多
当然,这也怪不得,不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不要抱太多想法
【 在 Basil 的大作中提到: 】
: 20年前买房还可以不要家里资助
: 现在北京买房没有家里资助,能出得起首付的20多岁小年轻很少了
:
--
FROM 223.70.209.*
小的时候也没觉得啥,觉得大家都那样
长大后发现只有自己那样吧
【 在 ycwn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温暖的家,需要同情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droid」
--
FROM 223.70.209.*
你们大学够牛的 奖学金这么多
大学能自己攒这么多钱的相当可以
【 在 xmbj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学时候,一般每个学期有2000-2500的奖学金或者助学金,周末拨出一天做家教,一天可以赚200元。
: 大学毕业的时候在卡里攒了一万元。一万元作为来北京上研的交通费,还买了个笔记本。
:
--
FROM 223.70.209.*
是啊 我高中生活费就是几十,四周的饭钱
别的可能就是买个文具之类的吧 零食都不敢买
【 在 bibobelle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中也没啥要花钱的,主要是吃饭,都是吃食堂,没有别的地方需要花钱
: 大学节假日就要到处玩了,逛街,旅游,朋友一起吃饭,轮流请客,开销就大了
--
FROM 223.7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