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0年的调查,英国新婚夫妻中,90%的妻子随了夫姓,创下21世纪以来最高纪录。
不只是在英国,包括美国、德国、法国在内的主要西方国家,女人婚后随夫姓都是普遍现象。
作为一个中国人,真的很难理解,发达国家还会保留着如此不尊重女人独立性的习俗。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间计划婚礼充满不确定性,但对于30岁的埃文斯(Lindsey Evans)来说,有一件事情她很确定,那就是要随夫姓。这对加利福尼亚伴侣的婚礼将在2021年7月举行。
在美国,约有80%的女性结婚后会随夫姓。
根据2016年的数据,英国这一数字上升到90%,其中85%的女性年龄在18至30岁之间。
30岁的埃文斯希望未来随夫姓。很明显的现象是,尽管当今社会个人主义和性别意识影响更广泛 ,但随夫姓的现象在西方社会仍然持续。
“这个现象让人惊讶,因为这个传统来自父权制历史,意味着已婚女性成为男性的所有物之一,”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教授邓肯(Simon Duncan)说。他一直在研究该传统。
目前没有法律规定要随夫姓,但这是大多数英语国家的传统。
西欧大部分地区都效仿,只有西班牙和冰岛的女性会保留娘家姓,希腊1983年曾制定法律,规定已婚女性终身保留自己的娘家姓。
“这只是一种无害的传统?还是包含着从古时延续到现在的某种意义?”邓肯问道.
他最近与奥斯陆大学和西英格兰大学的一些学者合作,研究为何该传统得以延续。
传统文化影响
女性换掉自己的娘家姓有各种原因。
邓肯的团队经过深入的调查分析,并对英国、挪威新婚订婚夫妇进行访问后,确定了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传统文化的持续,第二个则是希望成为“优秀家庭”,相信随夫姓意味着承诺,让妈妈和孩子们连接在一起。
一些男性仍然坚持过去的传统,一些女性同意这种想法。
有女性非常想随夫姓。
“这是浪漫的一部分,”居住在瑞典斯德哥尔摩32岁的德国女性赫什(Corinna Hirsh)说,她去年结婚时随了夫姓。
改姓 ,本质上是西方国家传统习俗的一部分。
女人婚后改夫姓,和男性向女性求婚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婚姻程序。
家庭羁绊
邓肯和其团队得出的第二个原因更多是基于公众的看法。他们总结,女性随夫姓被视为一种向外表达承诺和团结的方式。
“我觉得这给了我们家庭身份,而不是个人身份,”埃文斯说。
邓肯的研究指出,这种“优秀家庭”的叙述在已经育有小孩的女性中更为突出,甚至有的并未随夫姓的女性在生小孩后也会随夫姓。
“我想这么做,是为了与我的儿子有更深的连结,不只是在我们的关系方面,也要落在纸上。”
36岁的杰米·贝格(Jamie Berg)是美国芭蕾舞演员、体操运动员,目前定居挪威奥斯陆。
因为贝格的姓氏对自己的职业身份很重要,她保留了娘家姓多年。
但儿子出生后,贝格将丈夫的姓氏加在了护照和其他文件上,这样“三人的姓氏都一样”。
不尊重女人的独立性?
对于随夫姓是否与实现性别平等相抵触,学者们意见有分歧。
如果夫妻俩这么做是拥抱传统或简单默认要这么做,邓肯认为这“十分危险”,因为这延续了丈夫是权威者的观念,重现了丈夫是一家之主的传统。
但是爱尔兰伴侣治疗师柏克(Hilda Burke)认为,选择保留姓氏的女性不应该这样迅速地评判别人。
柏克指出,这种老式浪漫被电影和文学作品强化,通过社交媒体进一步扩大影响。
另一个观点是,性别平等是赋予女性选择自由,而不是强迫女性遵循feminist主义者的人的命令去生活。
这意味着只要仍是由她们自己选择姓氏,那最终结果是否支持父权制并不重要。
未来情况如何?
对于随夫姓这个传统未来是否会继续流行,研究者们有不同看法。
在英国,2016年的一项针对1500人的调查显示,59%的女性仍然希望结婚后随夫姓,61%的男性希望伴侣随夫姓。
同时,一些夫妻混合了姓氏或起了新名字一起使用,也有男性使用妻子的姓氏,但这两种做法都非常少见。
鉴于女性目前结婚时间较晚,这也可能对姓氏的选择有影响。
在包括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目前女性结婚的平均年龄是30岁或更迟,美国则是约28岁。
挪威和美国的一项联合研究显示,更年长的女性更可能保留自己的娘家姓,而在年轻、收入较低的女性中这种做法比较少,在非裔美国人群体中也比较少。
--
修改:afterbt FROM 223.101.81.*
FROM 223.1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