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粮草有点不明白
总说古时候打仗就是打粮草。
没有足够的粮食储备就没法出兵打仗。
可是在家里不也一样吃饭? 一个人在家吃3个馒头,在外不也还是3个馒头。 粮食需求量并不会因为在家还是在外而改变。
--
修改:DDOO FROM 116.4.125.*
FROM 116.4.125.*
没想到你这么聪明
【 在 Missing7 的大作中提到: 】
: 家里啥也不干,一天吃1顿饭也能活,打仗是个体力活,消耗大,还有如果这群人不去打仗,可以去种地,就有更多粮食!这都想不通吗!
--
FROM 116.4.125.*
还能考上名校,实现财务自由呢
【 在 seraphw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水平能学会上网不容易
--
FROM 116.4.125.*
总需求量有变化么?
【 在 ForSolitude 的大作中提到: 】
: 1)士兵在平时和打仗时,吃得不一样;这个得至少翻倍;
: 2)打仗时粮食要运输到边境,这部分粮食运输得损耗多半;这部分粮食让运粮民夫吃了,平时没有这个支出,他们在自家里吃。
: 光以上两点,粮食耗用就至少5倍差异了。
: ...................
--
FROM 116.4.125.*
你那都是自己拍脑袋瞎想的,那时候的老百姓每天都有大量体力劳动,当兵的也得训练,凭啥饭量要翻倍呢?
实际上打仗大多数时间都是行军和驻扎,出征半年,真上战场可能也就3~4天,大多数时间是驻扎。
【 在 ForSolitude 的大作中提到: 】
: 倒,这是看不懂中文还是咋滴
:
--
FROM 116.4.125.*
其实古时候的人每天都有大量体力劳动,士兵也有大量训练,出征99%的时间都是行军和驻扎,只有1%的时间在打仗,所以出征在外也不见得要多吃饭。
【 在 WXTLJX 的大作中提到: 】
: 办公室吃饭用碗,工地吃饭用盆,哪里一样了
:
--
FROM 116.4.125.*
明白人!
【 在 webhost 的大作中提到: 】
: 居然有那么多理解力有问题的人。楼主问的是人就那么多人,嘴巴就那么多嘴巴,不打仗平时也得吃。居然那么多人解释路上运输消耗。问题是消耗那也是后勤吃掉的消耗,不打仗后勤不也得吃?
: 也就是说打不打仗,其实一个国家每年总的粮食消耗差别不会太大,差异只是打仗的时候多花力气,会多吃半个馒头而已。
: 其实我觉得真正的解释很简单,好像也有一个老哥提到过,就是出远门,得多准备一些干粮。平时在家不会准备很多粮食,没有了就去菜场买,去点外卖,但要是去隔壁荒漠探险,肯定要带上足够的粮食。那就先在电商下单一个月的货,这个过程就叫储备粮草。
--
FROM 116.4.125.*
不不,那是你自己的逻辑。你把有严格组织的军队后勤供应体系和一群没有任何组织的学生混为一谈。
【 在 animalrai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要说古代,就是现代:
: 19six six 年秋季,wWW初期,全国有大约10万青年学生,自发涌入井冈山革命圣地朝圣
: 当时的井冈山地区,总共才几百户农民居住,没有任何旅馆 餐馆 商店
: ...................
--
修改:DDOO FROM 116.4.125.*
FROM 116.4.125.*
还是你看的透彻。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古人早说了
: 在家千日好
: 出门一时难
: ...................
--
FROM 116.4.125.*
不要抬杠,战场不是海沟。
【 在 feng321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是什么问题?你在家吃3个馒头,跟你在马里亚纳海沟吃3个,能一样吗?
--
FROM 116.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