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李广难封的原因
记功方法有问题
李广当了六七任郡守,匈奴吓得不敢来,他当然没有功劳了
想起看个帖子,学校设了一个最大进步奖,本来是鼓励差生学习的,结果有个学霸故意摆烂,拿了最大进步奖,学校没办法,就把这个奖取消了
【 在 DDOO 的大作中提到: 】
: 卫青霍去病之所以能屡建奇功,主要是因为创新了骑兵的战法,改传统的骑射战法为骑兵冲击战法。因为匈奴是马背上的民族,自幼练习骑射,技艺精湛,远超汉族骑兵,因此我们用同样的战法作战就非常艰难,常常是以多打少也难以取胜。
: 而我们农耕民族的优点是生产制造领先,纪律和组织性好,善于结阵防守和冲锋,制造的铠甲强度远超匈奴。而匈奴是游牧民族,擅长游击和劫掠,能打就打打不赢就跑,组织和纪律性很差。
: 卫青因此创造性的采用了骑兵冲击战法,骑兵一手用肘部夹紧长戟,另一手持盾牌,身披厚甲,排好阵型集体冲锋和匈奴展开骑兵肉搏,很容易就冲垮敌军,匈奴的弓箭很难重伤汉族骑兵。近距离肉搏的武器和甲胄性能都相差很远。
: ...................
--
FROM 117.129.57.172
吹啥了
你不觉得自相矛盾了
李广可是从兵干起,如何立功当的将军一笔带过,几次败仗倒写的详细,哪叫吹啊
【 在 skywalker222 的大作中提到: 】
: 主要是和司马迁关系好,大吹特吹,
: 其实能力挺差的,汉初到武帝时,并不太平,机会一直都有,他愣是一个都没有赶上,到哪哪大环境不好啊?
--
FROM 117.129.56.65
这就叫吹啊
你读读水浒,你看看怎么吹的,都得写写英雄事迹
你再看看如何写李广,胜仗一笔带过,败仗写的详细,这也叫吹啊?
好比写个武松传,你把打虎 灭张都监啥的一笔带过,就详写最后打狗不成被活捉,这叫吹武松?
你再看看西游记怎么写孙悟空,三国演义怎么写诸葛亮,那叫吹
【 在 skywalker222 的大作中提到: 】
: 都单独列传了,还不叫吹嘘么?按李广战绩都能有个列传,但凡是封侯的不都应该人手一篇?
: 人卫青霍去病还挤在一篇里咧。
--
FROM 117.129.56.65
这叫啥话
班固和李广没交情,也不是这么写的
我说的很清楚,就是司马迁为了突出李广悲情,把前面一笔带过了
就像我说的,类似写武松,前面打虎啥的一笔带过,详细写怎么打不过狗被捉了
那读者肯定也以为武松废物呢
【 在 skywalker222 的大作中提到: 】
: 史记首先是史书,不是小说,
: 能单独列传已经是很好的待遇了。
: 正常来说按他的kpi能在别人的传记里提一嘴就上天了,比如在卫霍里面来一句。大将军北击匈奴,前锋广失道久未至,恐罪责其身,遂自刎于帐下,将军怜之。
: ...................
--
FROM 117.129.56.65
也不是
汉武帝还专门下旨褒奖李广
汉书写了
【 在 Craptop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次是去东北方向,张骞的能力圈是西域
: 不过,李广的确是瞎浪,不设营帐、只靠斥候。然后武帝算是看明白他又多不靠谱了,这次只给他4000兵,给了张骞10000,结果等张骞找过来把他救下来时,他那4000兵已经基本打光了
--
FROM 117.129.56.65
问题是人家一路从兵当上将军
历时三朝,文景武,这仨人都不糊涂
就是没封侯而已
估计 就是情商低点,不该收梁王印信
【 在 lalula 的大作中提到: 】
: 李广只有个人武勇,当个游侠挺好
: 统军作战,连个前锋都不配,更不用说方面军了
--
FROM 117.129.56.65
要真这样,汉武帝何必请李广出山,还下旨褒奖呢
说明也算难得的人才了
【 在 lalul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何止情商低点
: 他的统兵方式,犯兵家大忌
: 历史上对李广的欣赏多出自文人,兵家少有对李广的赞誉之词
: ...................
--
FROM 117.129.56.65
不是收了梁王印信,说不定早封侯了
不懂景帝的心思
【 在 xiaobai 的大作中提到: 】
: 李广关键时刻都拉稀,没有能够封侯的功劳
--
FROM 117.129.56.65
别瞎说
李广良家子从军
不是靠亲戚
如果真的有亲,根本死不了
【 在 nij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没有可能能吹的都已经写了,跟匈奴散兵斗智斗勇都写的那么详细了。当将军大概跟家里是军头,宰相是亲戚有关?
--
FROM 117.129.56.65
我都说了,司马迁的笔法而已
前面写的简略
我也说了,按照司马迁这个写法,武松也能写成废物
没功劳能当几十年将军?还能被汉武帝 请出山,下旨褒奖?
【 在 elites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出兵那么多次败仗还有被俘迷路,当然没功劳
--
FROM 117.129.5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