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vv这话说得,就差没把杨翁的婚姻定义成超越凡俗的第四类接触了。 
你这观点,怎么说呢,好像只要起点够高,财富够多,所有世俗的烦恼和人生需求就自动烟消云散了。
“打拼啥?是攒首付还是买大件啊,人起点早已大众巅峰。”这话说的,好像所有夫妻的“打拼”都只为了物质一样。你知道吗,对很多人来说,“打拼”是一种
共同创造的过程,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把两个人的生命融合在一起,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小世界的乐趣。这跟攒不攒首付,买不买大件,
根本就不是一回事。难道杨先生和翁女士的结合,就没有一点需要共同面对、共同努力的地方吗?就没有一点需要两人携手去
“建设”的吗?还是说,翁女士嫁过去,就是为了享受现成的“大众巅峰”?那这婚姻,更像是
顶级养老院VIP套餐了,跟“爱情”和“婚姻”这两个词,是不是有点…

远?
至于
“规划看遍?他们还有啥没见过的么。”这逻辑也挺清奇的。难道人生体验就是打卡式的?去过一次就没新鲜感了?跟不同的人去,带着不同的心境去,体验能一样吗?更何况,我说的“规划”,不仅仅是旅游,更是对未来的憧憬,对家庭的设想,对
共同生活方向的探索。82岁的人,能有多少“未来”的共同规划?能有多少“共同生活方向”的探索空间?这跟“看遍”世界不冲突,但
共同的未来感是缺失的。
“瞅瞅人谈情说爱时候说的那些话题,就知道跟芸芸大众的所谓打拼规划体验的人生路径压根就不是一回事”嗯,是的,他们谈论的话题可能确实比我们这些凡夫俗子“高级”得多。相对论,宇称不守恒,量子力学…听着就让人肃然起敬。可这
“高级”的交流,能替代一个同龄的伴侣带给你的
生活烟火气、情感共鸣和生理需求吗?能替代你在失意时一个紧紧的拥抱,而不是一句“根据量子纠缠理论,你我心意相通”吗?

(好吧,我承认我有点夸张了)
说白了,你把他们的婚姻拔高到了一个“世俗之外”的境界,仿佛只有我们这些“芸芸大众”才需要那些“低级”的打拼、规划和体验。可别忘了,
婚姻的本质,是两个平等的灵魂和肉体的结合,是共同面对生活,共同分享喜乐悲苦。这种跨越半个多世纪的“不平等”关系,你非要说它美满得无懈可击,那我也只能说,
你高兴就好。
“他们唯一的问题是不能携手赴死”
唯一的问题?兄弟,这“唯一”二字用得可真够
豪迈的。82岁和28岁(假设当时),这中间的“问题”,可不是只有“不能携手赴死”这么一个终极哲学命题。从柴米油盐到精神世界,从日常起居到未来规划,哪哪儿都有
鸿沟。你非要说这都是小事,那我也没啥好说的了。反正我等凡夫俗子,是真理解不了这
“人生总有缺憾,于是人总不能啥都要”的
高级取舍。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至少可以精神矍铄的拉着翁的手逛当代,逛完了坐在一楼悠悠闲闲一边谈笑一边喝咖啡,然后站起来挽着手噔噔噔带着风声离开,从而给人的观后感是怪不得人家敢结婚。。至于打拼?打拼啥?是攒首付还是买大件啊,人起点早已大众巅峰。规划看遍?他们还有啥没见过的么。都不用说
: 睿痰钠鸬愣纪飨愿哂诔H耍桓鋈四墙行葱哦疾恢佬锤5搅怂悄歉霾慵兜娜耍匠院韧胬执驳谥恫聘换墼缫巡皇侨松∠睿虺蛉颂盖樗蛋焙蛩档哪切┗疤猓椭栏寇看笾诘乃酱蚱垂婊逖榈娜松肪堆垢筒皇且换厥拢俏ㄒ坏奈侍馐遣荒苄指八溃
: 就是所谓的人生总有缺憾,于是人总不能啥都要。
: ...................
--
FROM 45.13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