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应该是无解的。
因为精神类疾病的药物,比如抗抑郁或者抗焦虑,很多时候患者就是精神紧张、失眠、疲倦。大部分精神类治疗药物都有各种各样的副作用,其中最典型、最轻的副作用就是导致患者嗜睡,也有通过睡眠来让患者放松的意图……长期吃、嗜睡肯定会长胖,然后你让一个上学、又嗜睡的人去锻炼,她回家估计就困得要睡觉,精神好一点在没有休学的时候,又不能完全不写学校作业,哪里去找时间……
要不不吃药,任由病情进一步恶化。当然你可能觉得心理咨询师也行,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精神疾病是必须接受正规医院治疗的,不是什么山寨咨询师能解决的,身边有个本身是背景很牛医学院毕业的医生,精神疾病拖到最后去隔离治疗的案例。
我见过身边精神疾病类孩子的父母,绝大部分普通父母,在经过多家医院确诊孩子病情后,是承受不了拿孩子当实验品去心理咨询师那里、有可能进一步恶化的风险机率的。正常的父母的反应,是直接想办法去最牛医院的最牛医生那里治疗,至于副作用、长胖、学业等等,在努力让孩子回归正常人之前,都不是主要考虑的问题。
他们家看情况介绍,已经是多年去精神科报到的儿童,但到这种程度,还试图寻求心理咨询师,也是非常非常的奇怪。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做预设式心理建设了么,就是如果明确知道这个药吃了会胖,那么是咋和孩子交代的,比如咱跳跳绳能控制控制之类的交代。总之胖这件事情还是得重视,半大不大的小孩对样貌挺敏感,这时候不可以用这不是为了治病么的思路,这个思路是外人视角,孩子会抵触的。
:
--
FROM 219.14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