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这个东西,来回来去无外乎一个是看诉求力度,一个是看匹配程度吧。
诉求来说无外乎物质需求、精神陪伴以及分散风险这些层面的,表现为人需要不需要以及想不想找对象结婚,随着经济发展和文化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人对于婚姻的诉求客观上是下行的,相应会出现很多可结可不结的人。
匹配程度这东西,往往人的向外诉求下降容易导致社交半径内警报阈值降低从而苛求上扬,俗称不咋必须找对象的人会更加不包容不隐忍,从而使得匹配度下降,这时候可结可不结的会发现没有合适结婚的人,结不了了。
于是最后,又不是必须找对象结婚,又挑三拣四的没啥合适的人结婚,还咋找对象结婚。
【 在 staycalm 的大作中提到: 】
: 之所以难可能分两个层面,一个是结婚或者再婚意愿在走低,更主要的是需求错位,两性对对方的希冀无法对齐……,自然因为无法进行到契约婚姻关系里
: 这几年国内的女性整体氛围简直是在叠buff,中国传统的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观念还在,潜意识里总希望男性应该负责保证或者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而女拳风气又愈演愈烈,两者叠buff的结果就是既要又要还要,责权认知不对等;对男性整体而言,社会环境形势好的时候传统的家庭繁衍观念或者荷尔蒙基本能够忍受一定程度的不对等,而当下的社会环境,就艰难了些,于是结果两性极化的厉害,社会氛围就开始bailan了
: 而对于离异群体就更艰难些,因为总体而言离异的男性过了荷尔蒙旺盛的年纪,甚至那点事都可有可无了,如果再完成了基因的延续,那……。就我认识的有限的几个样本,男的再婚要麽就是找一个小姑娘当孩子养,给自己生活增添青春活力,要麽弄就是资产/社会资源重组需要……
: ...................
--
FROM 120.24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