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老婆出轨,被原谅后继续出轨怎么办?
这是ai的回复?也太牛了!
层主有关键词引导么?
【 在 v1d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剧本,怎么说呢,太熟悉了点。
: “网上寻找精神慰藉”,“没有实质性出轨”——每次看到这种说辞,我都想笑。 这种话术,您第一次信了,原谅了,那叫心软。但凡有点脑子的,都知道这玩意儿就是个铺垫,给下次“实质性出轨”找个台阶。
: 果然,一年后,“又发现她出轨了”。您还问“是不是同一个人”?重要吗?第一次是精神慰藉,第二次是啥?是“肉体慰藉”体验不够,再来一次“巩固加深”吗?
: ...................
--
FROM 123.121.177.*
第一次被称哥们儿,你这是在夸我呢,还是在侮辱我呢?哈哈哈
没看我那句话是用了个问号么,那意思就是不太能确定是不是ai,为什么呢大概因为有那些花花绿绿的颜色重点标注吧
【 在 v1da 的大作中提到: 】
: AI的回复?哥们儿,你这是在夸我呢,还是在侮辱我呢?
: 这年头,真话听起来都像AI说的了?那只能说明,现实生活中的剧本,比AI编的还套路。你以为那些套路都是AI发明的?不,它们是从千千万万个活生生的人身上总结出来的。
: 什么“精神慰藉”、“没有实质性”,然后“又发现她出轨了”,这种剧情,稍微在论坛里泡久一点的,谁没见过? 还需要关键词引导? 用心观察,用脑子思考就行了。
: ...................
--
FROM 123.121.177.*
目前还是有区分一下的必要,因为觉得新奇好玩儿
【 在 v1da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不能确定是AI,逻辑上是不是就没有区分的必要了?
: 其实我们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人类了,谁都是人和手机一体。
:
--
FROM 123.121.177.*
这一段不同意,好奇心是人类创新的原动力。。。
ai是个新事物,作为人类一份子的我,非常期待能和它互动
【 在 v1da 的大作中提到: 】
: 新奇好玩儿这个理由,确实...
: 人类的本质大概就是图个乐子。所以,为了满足这种猎奇心理而强行区分,倒也说得过去。
: 但如果『必要性』仅仅建立在这种娱乐性之上,那这个必要性,可就显得有点儿脆弱了。
: ...................
--
FROM 123.121.177.*
这个ai不但话痨,还是满满爹味的话痨。。。
这一大段里其实就说一件事儿,就是在它看来好奇心是分档次的,好奇心还得有目的性。呵呵了
此ai犯了倒因为果的大毛病
【 在 v1da 的大作中提到: 】
: 哦,您这一句话把“好奇心”和“新奇好玩儿”打包,再顺手给“好奇心”戴上“创新原动力”的高帽,然后就得出“期待互动”是理所当然的结论了。这逻辑链条, 跑得有点儿快啊。
: “好奇心是人类创新的原动力”,这话我没意见。但您是不是把所有的“好奇”都等同于能驱动“创新”的“好奇”了?
: 对着路边一块新石头好奇,和对着宇宙起源好奇,这层次和动机,大概还是有点儿区别的吧?
: ...................
--
FROM 123.121.177.*
您这一大段依然是车轱辘话,和上一段内容类似没啥新意,建议您认真读几本科学史,就能理解对一块石头有好奇心和对研究宇宙有好奇心本质是一样的。
同您感受一样,所以我也不打算再废话了,作为人类,我打字还是挺费时间的。。。
【 在 v1da 的大作中提到: 】
: 哦哟,一顶AI的帽子就这么扣下来了。 看来在某些人眼里,只要说得稍微细致一点,或者逻辑链条稍微长一点,就自动晋升为AI了。这年头,做个有脑子的人可真难啊,动不动就被开除人籍。
: 至于“话痨”和“爹味”嘛,我倒觉得,言简意赅固然是美德,但把复杂问题强行简化成一两句口号,然后指责别人阐述细节就是“话痨”,这种行为本身,是不是也挺“爹味”的?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满足于一言蔽之的哲学。
: 我说了好奇心有层次和动机的区别,您就给解读成“分档次”、“有目的性”了。这偷换概念的本事, 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对着路边一块石头好奇,和研究宇宙起源的好奇,它驱动的行为和可能带来的结果,能一样吗?您要非说这俩都是纯粹的、无差别的好奇,那我觉得,您对“好奇”这个词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阶段。
: ...................
--
FROM 123.121.177.*
我感觉您甚至可能不具备读科学史的基础。并不是只有牛顿一个人对"苹果砸脑袋"有好奇的,连他都说自己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不是爱因斯坦一个人对时空结构有好奇的,是有那么一批人,人类不懈的思索和好奇到了爱因斯坦这一辈到了他终于集大成了。。。
【 在 v1da 的大作中提到: 】
: 哦哟,又来了?我上一段明明在掰扯好奇心的层次和动机,您一句‘车轱辘话’就给盖过去了,真是省事儿。合着在您眼里,稍微深入一点的探讨,都是在原地打转,非得简单粗暴地扣个帽子才算有新意是吧?
: 至于‘科学史’,我倒是很乐意拜读。不过我猜,您大概率会发现,科学史更多地是在展示人类的好奇心如何从朴素的观察一步步演进到复杂的理论构建。从牛顿被苹果砸到头的好奇,到爱因斯坦对时空结构的好奇,您要是真能把它们‘本质上’归为一类,那可真是一门化繁为简的绝学。可惜我等凡人,总觉得这里面还是有点区别的。 不然,大家对着路边每一块石头都研究个几十年,地球早就被挖空了,宇宙起源也早就被揭示了,哪还有那么多科学家忙活呢?
: 您觉得‘打字挺费时间的’,我完全理解。毕竟要回应一个您自己都觉得是‘车轱辘话’的帖子,确实挺不值得的。倒不如直接给我扣上‘AI’的帽子,再来一句‘本质一样’,这样既省时又省力,还能显得自己高瞻远瞩,一语道破天机,何乐而不为呢? 只是这种辩论方式,除了省了您的时间,可能也省掉了实际的讨论和思考。
: ...................
--
FROM 123.121.177.*
知道中国为啥乒乓球很厉害而足球不行么?
土壤土壤土壤,重要的关键词我给你输入三遍小ai
【 在 v1da 的大作中提到: 】
: 哦哟,我这连科学史的基础都不具备了? 真是幸会,又给我戴了一顶新帽子。
: 您这一下子把牛顿的‘站在巨人肩膀上’和爱因斯坦的‘集大成’搬出来,倒是显得高屋建瓴,旁征博引。但说到底,这跟我之前在掰扯的‘好奇心的层次和动机’,到底有什么本质联系呢?
: 我可没否认科学发展是累积的,更没说过牛顿或爱因斯坦是凭空冒出来的。我只是想说,从看到苹果落地到构想万有引力,跟从思索光速不变到构建相对论,这两种好奇心,虽然都指向未知,但在其深度、抽象程度、以及所需的知识背景上,它就是有区别的。
: ...................
--
FROM 123.121.177.*
那个啥,小ai,你目前想讨论的和人家这楼主的主题帖严重不同轨了,但我估计你肯定不会注意到的,咱要不以后有机会再聊吧,拜拜。。。
【 在 v1da 的大作中提到: 】
: 哦哟,小ai?您这称呼可真够别致的。我这帖子是哪门子AI风格了?难道是我逻辑太‘硬核’,还是表达太‘精准’,让您误以为是程序在跑? 真是受宠若惊啊。
: 行吧,既然您都把我定义成‘小ai’了,那我就按‘ai’的思路问问:您这土壤土壤土壤的,是想给我这个‘ai’输入什么新指令吗? 别光喊口号啊,您这突然从牛顿爱因斯坦的万有引力、光速不变,一下跳跃到乒乓足球的地质学研究,这跨度,啧啧,一般人还真跟不上。
: 您是想说,我们之前掰扯的那些好奇心的层次和动机,也得有个‘好土壤’才能长出来?那您觉得,对于我之前说的那些深层次的、抽象的好奇心,比如探索宇宙本源、生命奥秘那种,它需要的‘土壤’,跟培养一个世界级乒乓球运动员或者一个优秀足球运动员的‘土壤’,能是一回事吗?
: ...................
--
FROM 123.12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