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暖暖离婚事件的联想
你这因噎废食的逻辑还一套一套的。
你问问版上女ID,俞晓东这种拙劣的骗术,有100种以上的方法能识别出来。
你识别不出来,不是这个骗术有多高明、坚不可摧,只是因为你懒而已。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她如何改变自己的思维?
: 是坏人很多,所以不要相信任何人?
: 是爱情很扯,所以不要谈见鬼的爱情?
: ...................
--
FROM 58.38.100.*
让我去看那期视频之前,
不如你先看一下本帖本老登所有回帖,大概用时3分钟吧。
我看那期视频怎么也得5倍时间吧。
【 在 choose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去看看b站全嘻嘻采访王暖暖的那期视频啊
: 很多猎杀细节都会从那里知道
:
: ...................
--
FROM 180.154.13.*
前几天看了另一个视频蛮有意思的,也在B站,不到10分钟。
关键字《少有人走的路》,up主:如果书籍会说话
我没看过此书,看了视频,觉得也get了一些。
他的观点是:人要愿意(学会)认错。
认错并不是让自己接受损失,接受失败。相反,正因为不想接受失败,想改变,才要积极找错、认错。
但是以我的观察,大部分女性,思维比较狭窄,她们觉得认错是向罪恶低头。
【 在 choose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了呀。。。
: 我的习惯之一是尽量看完同一个人的所有发言
: 三分钟可看不完你的所有回帖呢
: ...................
--
FROM 180.154.13.*
不认为自己有错。就是把“错”理解狭隘了。
两车交汇,你和对方同等路权,会想,我凭什么要让对方,然后耗着。
甚至有时候你路权比他高,会想我更没有让的理由了,然后耗着,最好报警,警察来了,把对方教育了一通,甚至扣他分了,这时候1个小时过去了,觉得这事解决了,这口气出了,当然没有错。
错的是那1小时。
【 在 lulalulalei 的大作中提到: 】
: 虽然不知道你们说的什么
: 不认错至少有两个原因
: 不认为自己有错
: ...................
--
FROM 180.154.13.*
不是
而是狭义理解下,自己是“没错”的,自己路权更高,没有理由给对方让路。
但是把思维拓宽一下,虽然我路权更高,但是对方认知比较低,路权低也不肯让路,那我就吃点小亏认个错,
我给对方让路,可能我吃亏了1分钟,但是这事就过去了。
如果我跟他好,最好结果就是警察教育了他扣了他分,但是我的1小时没了,而这1小时,本该是陪伴孩子的。
结果就是因为我对狭义“没错”的坚持,孩子躺枪损失了1小时家长陪伴时间,我自己也损失了1小时陪伴了孩子的时间。对于这1小时而言,我是不是错了?
所以和思维宽窄有关系。
【 在 lulalulale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个类比知道自己对错但是要出气的情况
: 我说的是错了不知道还钻牛角尖
--
FROM 180.154.13.*
看看我前面提到的那个视频吧,看那本书也行。
“错了还不知道”这种情况,极为罕见。
常见的是错了但是自己拒绝接受,别人指出了自己拒绝认同,有太多明显的征兆自己看见了但是拒绝采纳
【 在 lulalulale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个类比知道自己对错但是要出气的情况
: 我说的是错了不知道还钻牛角尖
--
FROM 180.154.13.*
我交流观点的对象,不是王暖暖啊。
王暖暖自己都知道反思,复盘自己哪里没做对
我这些回帖,都是表达不认同“围猎无法逃过”这种认知
对方辩友是持有这观点的网友,而不是王暖暖。
【 在 choose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可以看看王暖暖在讲述过程中,是不是这种不认错的状态。。。
: 你的文字总结出来了一部分,但有些信息也是没法通过文字呈现的
:
--
FROM 180.154.13.*
这个还有争议?
王暖暖出事前,因为认知低,没有识别出杀猪盘。
事后,她理智恢复了,复盘反省了自己诸多失误(比如最基本的背调,家长亲友把关灯),认知提高了。
王暖暖事后和事前的认知水平,相差甚远啊。
认知水平高和低,是一个相对的指标。相对于什么呢,就是人群平均水平。
如果贵版平均水平和她婚前的水平一样,不做任何背调、自己也不去求证、也不找亲友把关就闪婚,
那么她事前的认知水平就不低。
所以要观察人群平均水平。最简单的,假设VV置身事中也识别不了,那就可以肯定骗术太高明,不是王暖暖认知水平太低。
【 在 choose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交流对象是版友没错,但关于王暖暖本身不识杀猪盘就是她认知低下的交流主题,啥时候结束的?
--
FROM 180.154.13.*
既然有争议,你的观点是站在争议的哪一边呢?
问100个人,有的人会觉得躲不过,有的人觉得骗术太拙劣能躲过。因为这100人本身的水平也参差不齐。
一张小学五年级数学卷子给版上100成年人做,有的人能得满分,有的人不到50分。
这试卷难不难呢,你问50分的人,她说很难,这是真心话。
问得满分的人,他说不难也是真话。
作为老师,听谁的呢?
【 在 choose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所以一直推荐你去看她的现场讲述,包括全嘻嘻当时的反应,还有很多飘过的弹幕,都去看看,再得得结论。。。
: 全嘻嘻是北大毕业的
:
--
FROM 180.154.13.*
多去了解以后,是不是还是要有阶段性结论?能一直了解下去吗?
即使在现在严厉打击电zha之后,每天依然还是有很多人上当。每年上当的人,起码上千吧?一个一个都去了解,去寻找一个不是“ta认知欠缺、逻辑欠缺”以外的理由,
比如说:ta太有同情心了,对方太狡猾了,技术水平太高了都用上AI了,--- 这些理由,是不是看上去都挺合理,都成立。
然后呢?是改进自己的认知?还是去改造对方,让对方的技术手段降低?或者让对方狡猾程度降低?
【 在 choose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观点是:尽量再去多了解。所以压根就没打算做判官,自然不涉及站谁边
: 而不是本着“我经历过我懂”或者“我教学经验丰富我就知道他是咋样的”的立场,拒绝去了解个体真正遇到的情境,忽略掉个体在那些情境下的感受和想法,无视个体长久以来的诉求,直接给该个体下个最终结论:不论原因是啥,你就是笨
:
--
FROM 180.15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