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帮别人养儿子的故事(长文慎入)
有,但毕竟更少,而且舅妈会有所顾忌
因为,如果是亲生的,舅舅舅妈生的儿子们,大概率会反对舅妈这么赶走自己的亲爷爷,让自己亲爷爷老无所居。
这也是人性
【 在 muld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结论不太成立
: 即使舅舅是亲生儿子,社会上这么对待老人的,多了去了
:
--
修改:CLC666666 FROM 117.129.57.*
FROM 117.129.57.*
人性使然
任何挑战人性的,失败的多,极少数偶尔成功的。
看事情,预判未来的发展和结局,要尊重人性,从人性的角度分析。。。
【 在 lanny0902 的大作中提到: 】
: 舅舅未满周岁时,他的生父去世。外婆带着三岁的舅舅改嫁外公,后来又生下我母亲和小姨。外公待人宽厚,舅舅成家生子的事务都由外公外婆操持。我和舅舅家的小表哥年龄相近,小时候母亲很少带我去外婆家,寒暑假宁可把我送到父亲朋友家,也不麻烦外公外婆。外婆在家里比较有主见,舅舅作为儿子得到了家庭资源的倾斜,两个表哥也由外公外婆抚养长大,其中大表哥随外公姓,这满足了外公希望传承姓氏的想法。
: 上世纪九十年代,舅舅舅妈提出要为老人修建养老房,外公外婆为此拿出了毕生积蓄。后来老屋拆迁的款项也由舅舅舅妈处理,具体金额外公并不清楚。外公一直以为养老房的房产证上写着自己的名字,两位老人在表哥们上大学后搬入新房居住。七十岁后开始由舅舅家、我家、小姨家三家轮流照顾,每天去给老人做饭洗衣服。
: 几年后舅舅突发疾病去世。据舅妈说,舅舅临终前惦记着重修生父坟墓,希望等表哥有孩子后,能在生父墓碑上刻下三代人的名字,孙辈随舅舅原本的姓氏。
: 上世纪九十年代,舅舅舅妈提出要为老人修建养老房,外公外婆为此拿出了毕生积蓄。后来老屋拆迁的款项也由舅舅舅妈处理,具体金额外公并不清楚。外公一直以为养老房的房产证上写着自己的名字,两位老人在表哥们上大学后搬入新房居住。七十岁后开始由舅舅家、我家、小姨家三家轮流照顾,每天去给老人做饭洗衣服。
几年后舅舅突发疾病去世。据舅妈说,舅舅临终前惦记着重修生父坟墓,希望等表哥有孩子后,能在生父墓碑上刻下三代人的名字,孙辈随舅舅原本的姓氏。
: 舅舅去世后,舅妈不再回家探望老人。母亲和小姨担心外婆无法接受,一直谎称舅舅外出打工,外婆时常在家念叨寻找舅舅。此后六年由母亲和小姨照料老人,直到外婆去世。外婆去世后舅妈回到家中,提出要出售老人居住的养老房,此时外公才发现房产证上没有自己的名字。外公为此情绪激动,多次向母亲和小姨诉说委屈,称自己帮人养育儿子,到九十岁才发现居无定所。最终母亲和小姨与舅妈协商,按市场价买下房子让外公继续居住,家中才恢复平静。
: 如今外公 96 岁,已经养老二十多年,期间舅舅和我父亲相继去世。外婆在世时要求女儿们早晚在家照料,外婆去世后小姨搬到养老房与外公同住。今年初我带小姨在北京检查出重度抑郁症,她称病症已有十几年,医生认为与长期生活环境相关,建议多参与社会活动。
: 这样的家庭状况对几代人都产生了影响。舅舅对生父的情感或许源于血缘的本能,尽管他对生父没有记忆。从九十年代起的家庭事务处理中,财产的分配与归属逐渐清晰。如果没有母亲和小姨的照料,外公的晚年生活难以想象。
--
FROM 117.129.57.*
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举个例:
我爷爷是地主儿子,年轻时期,婚后生了我爹,我爷爷属于纨绔子弟,没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和义务。
我爷爷老了后,在80岁之前,都是自己管自己,在80岁之后(直到91岁离世),需要我父亲赡养,我父亲对我爷爷一直心有怨气态度不好,我们做孙子的可以理解我爸这种心态,但是我们也有底线在,不可以让我爷爷饿死或居无定所。
这就是亲生和非亲生的区别。
我是当事人的直系后代,很理解这种心情。
【 在 Joanna88 的大作中提到: 】
: 第三代了有什么亲生不亲生的,我们老家的说法野儿不野孙
【 在 CLC666666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但毕竟更少,而且舅妈会有所顾忌
:
: 因为,如果是亲生的,舅舅舅妈生的儿子们,大概率会反对舅妈这么赶走自己的亲爷爷,让自己亲爷爷老无所居。
:
: 这也是人性
:
: --
--
FROM 117.12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