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一言难尽的婚姻(zz)
那个婚姻底层逻辑就是适用一切恋爱经历的妹子的,不管初不初咋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为什么非要把【六年】这个信息开头就加上? 就是想突出,这和一般新婚状态有区别
: 作者给的答案,却没有突出这个恋情背景,给什么样【初】婚女性都可以
--
FROM 124.205.69.*
我连她985硕士的那个也没注意到啊
这个信息跟六年恋爱是等价的,一样不重要
她的问题重点在于她想要过来人经验,而不是她是高知女性,不是恋爱长跑终结者。。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个 够明示了吗?
--
FROM 124.205.69.*
???
那个婚姻底层逻辑就是适用一切恋爱经历的妹子的
一切的意思,就是不分长短,那为啥还要区分恋爱不久、恋爱长久、恋爱一般久啊??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点你说的很对
: 作者就应该加上这个提示,尽管(校园)恋爱六年后,也依然要注意这些内容
: ...................
--
FROM 124.205.69.*
哦,你在觉得全文在教授怎么选人啊?
全文通篇的重点是:婚姻里,不要忘记请修身。修好了身,即使选错了人,日子还能有机会过得幸福
所以,初不初恋久不恋久,有啥关系。。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 在你的视角下,就始终【故意】故意忽略着,人家两个人彼此了解程度,这个最客观的背景
: 如果校园恋爱六年,这是刚刚毕业吧?就是整个恋爱都在校园
: ...................
--
FROM 124.205.69.*
人家彼此是非常了解,后面有成长变化再说变化,而一半内容在教人家,怎么看人的指导,有必要?
是的,原文字句叫一半,但潜在的意思是传递:一半都这样了,这个全文的价值没了
所以你觉得我提及全文时,是故意歪曲你的意思了?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 哦,你在觉得【全文】在教授怎么选人啊?
: 这全文就是你【故意】加上?
: ...................
--
FROM 124.205.69.*
人家原文没说啊
但婚姻的底层逻辑是:不管跟谁过,都要让自己过得幸福
选对了人,那过的幸福的难度低,说这种显而易见的意义不大;选错了人,那难度高一些。所以重点说说这方面,方便给一切读者兜底
所以,不等于就是要诅咒人家选错人,因此也谈不到作者情商的路数上啊。。。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 人家才新婚,就告诉人家选错了人如何? 这位作者情商...
--
FROM 124.205.69.*
嗯,那个全文说法的应用,是说明“连全文都没意义了,你提及的那一半就表示更没意义了”,做的是试图把你提到得那一半包括在内得说法
你觉得这就是歪曲了?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 即使全文没价值
: 但原文依旧是:而一半内容在教人家
: ...................
--
FROM 124.205.69.*
没关系啦,明不明朝都行,明白重点讲了个错付真心后的黑化报复的寻爱故事就行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大致相当于,看完甄嬛传【此处先假设vv同学看过甄嬛】如果没看过,可以vv说一声
: 然后眉飞色舞刚告诉vv:看了个【明朝】背景电视剧,甄嬛传
: 关系确实不大,但是这位观者也确实,并没有很用心看;至少,并没他自己描述的用心
--
FROM 124.205.69.*
没关系啦
我昨天看到用一起摇摆的摇滚范儿旋律,唱出了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词,听得好上头。。。
搞笑的是大家调侃印巴整了空军的活儿,陆军整了卢旺达吊打刚果金的活儿,海军就整了这出戏。。。
啊,那个改编真上头!
【 在 myimmortal 的大作中提到: 】
: C老师,友情提示: H网友是儿教版核驻,在儿教版就是一路追问的风格,建议谨慎回帖,或者不回,否则没有尽头
: 歪个楼:
: 对于像我这样的男的来说,还是印巴空战更有意思,哥虽然不是军迷,但看到我们的J10CE+霹雳-15空空导弹+红旗-9地面防御系统+空中预警机体系+双向数据链完爆万国军火展的印度空军,打掉了几架欧洲最先进的战机Rafale,感到很兴奋和自豪,虽然经济依然疲软,依然存在很多民生问题和不公平地带,但我想大喊一句:天朝V5!我爱中国!
: ...................
--
FROM 124.205.69.*
话说就算是清朝背景,这里面也没少脱离史实呀。。。
所以,有些真我们得较,比如我们都是考古的,我们都是要写正史的,那各种演绎就不合适呀
但我们只是借用背景讲故事、名字靠拢的架构、情节的相似、个人主观的创作和演绎,那么这种“史实观”的评价角度就不合适了呀。。再拿这个来要求或约束一干观众读者也都没必要嘛
就像是江南也照样写了北大郭靖黄蓉的此间的少年
海晏干脆架构历史,写出了荡气回肠的琅琊榜
我们可以把讨论重点放在作者想传达的主旨意思上呗,也可以一并进行深度角色理解上,比如你看“菀菀类卿”的桥段,也很能说明生活中的一些事儿。这些就够了呀。。。
但要是像桐华那样鼓吹霍去病就是没死,却又没有足够史料证明,全凭着拍脑门“我说没死就没死”,并且认为这就是唯一史实,那这较较真倒是有点必要。。。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 请问您看过甄嬛传吗?
: 如果您看过,要是能觉得这是明朝背景,
: ...................
--
FROM 124.2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