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春晚
作者:[宋]王安国
朗诵:喬中
BGM:方锦龙《忆江南》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附件(1.4MB) 清平乐·春晚_王安国_国粤_+_方锦龙《忆江南》_1.mp3(在新窗口打开)
--
FROM 210.36.46.*
小时候听过普通话把三更的更念作jing。这个字这粤语里念gaang,但是粤语近亲土白话里念ging,正好对应普通话的旧读jing。
今天听了一点《笠翁对韵》的粤语版朗诵,发现里面有些用普通话念不押韵的地方它却押韵了,但有些它不押韵的地方如果用土白话念却是押韵的。可见这三者的古音保留程度高低不同。
【 在 bajie0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此作仍属东坡式卖惨, 但配乐和朗诵效果很优秀,那种惆怅表达很到位。
: 更 该读 jing, 还是 geng? 现在词条和输入法都只留geng, 没问过语委
:
--
修改:joejunker FROM 210.36.46.*
FROM 210.36.46.*
“合”粤语里读“hab”,末尾是闭口,入声。
你们是哪个地区?看来也有一定的古音存留呢。
“上街”粤语念“seung gai”而“hang gai”是“行街”也就是逛街的意思。
【 在 bajie0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 默认写作用平水韵的, 不妨听听这个朗诵系列。
: 比如 句中“合” 读“ha”。
: 题外, 跟你交换两个词组的读音:
: ...................
--
修改:joejunker FROM 210.36.46.*
FROM 210.36.46.*
临江仙
作者:[宋]晏几道
朗诵:喬中
BGM:巫娜《薄雾晨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附件(1.5MB)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_晏几道_国粤_+_巫娜《薄雾晨熙》.mp3(在新窗口打开)
--
FROM 210.36.46.*
蝶恋花
作者:[宋]晏几道
朗诵:喬中
BGM:胡伟立《温馨时刻》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
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附件(1.7MB) 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_晏几道_国粤_+_胡伟立《温馨时刻》.mp3(在新窗口打开)
--
FROM 210.36.46.*
渔家傲·秋思
作者:[宋]范仲淹
朗诵:喬中
BGM:喀尔喀歌手演唱《桑丹呼仁(送亲歌)》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附件(1.9MB) 秋思_范仲淹_国粤_+_喀尔喀歌手演唱《桑丹呼仁(送亲歌)》_.mp3(在新窗口打开)
--
FROM 210.36.127.*
BGM是胡志厚筚篥管子独奏的《胡笳十八拍》
附件(1.3MB) 傲·秋思_范仲淹_国粤_+_胡志厚筚篥管子独奏《胡笳十八拍》.mp3(在新窗口打开)
--
FROM 210.36.127.*
中亚是个神奇的地方,现在东西方不少管、弦乐器源自那里,比如琵琶和吉他,唢呐和各种喇叭/号。参加过一个艺术学院承办的音乐研讨会,一个讲者就带着乐队拿那些同源乐器来做了个合奏,很有意思
【 在 bajie0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配乐优于前面的送亲歌!
: 搜过好些这种乐器的曲子, 发现它最适合的,还是辛姜中亚那边洋葱头教,
: 胡笳最能体现胡人的心声, 胡人胡笳, 实至名归
: ...................
--
FROM 210.3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