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7375916622227251&wfr=spider&for=pc文章有点啰嗦,摘其要:
语言文字都有规定性,也一定要有规定性。什么是“黑”,什么是“白”,必须界定清楚。如果含混不清,甚至黑白不分,语言就会失去表达的功能。“孤雁出群格”和“孤雁入群格”,现在就陷入了这个泥淖。当有人说到“孤雁出群格”和“孤雁入群格”的时候,其他人不知道论者是在说首句借韵还是尾句借韵。对于使用者来说,也面临两难的选择,不知道应该采用哪一种说法。因为两种观点都还有市场,就连辞典都莫衷一是。网上时有网友询问,“孤雁出群格”和“孤雁入群格”到底应该怎么用?甚或有人把“孤雁出群格”用到首句借韵之后又在括号里表达自己对这种用法的怀疑。甚至有人撰文建议,干脆统称“孤雁格”,不再区分出入和先后了。这两只“孤雁”之让人无所适从可见一斑。
综观“孤雁出群格”和“孤雁入群格”发展的历史,自从明代谢榛用“孤雁出群格”来比喻首句借韵之后,明清的诗学界从来无人跟从。仇兆鳌、冒春荣、汪师韩、夏世钦、袁嘉谷等一众诗论大家全部都是把“孤雁入群格”用于首句借韵、把“孤雁出群格”用于尾句借韵。从逻辑上讲,“孤雁出群格”用于首句也确实说不通。因此,这个问题应该可以定论。对此,国家语委等有关单位、比较权威的诗学组织或文学辞典编纂机构应该通过专家研讨等形式统一意见,首先把辞典中的词条统一起来——这应该也是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
FROM 117.15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