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想起我曾经设计电路,画图制版
当年学院里有个专门的小房间,里面有个池子灌满了三氯化铁让学生放在电路板腐蚀,那个房间的墙壁就像多年没洗的陈年老厕,连天花都被甩上了各种黄褐色。
【 在 sowa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双氧水加盐酸,又快又干净
:
--
FROM 120.230.113.*
以前是市属三本,现在是省属二本。
这还好?要不然呢?学生自己在宿舍腐蚀?
【 在 veriloghdl 的大作中提到: 】
: 啥学校这么好啊
:
--
FROM 120.230.113.*
那你们在宿舍腐蚀的吗?
【 在 veriloghdl 的大作中提到: 】
: 帝都211也没这待遇啊
:
--
FROM 120.230.113.*
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无论感不感兴趣都要做实验都要交差才能拿到学分吧~
这个专业的所有学生至少都要做一次电路板的啊~
【 在 veriloghdl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对这些感兴趣的,凤毛麟角
:
:
--
FROM 120.230.113.*
当年我那学校虽然差,但每人都要至少动手做一次电路板。
当年模电我就听不太懂,感觉很多东西都是靠经验值,当年教这个课的老师也这样说。
直到二十多年后,在这里的某个技术版面有大虾介绍有门课叫信号完整性分析,但已经没时间学了。
【 在 veriloghdl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不是
: 当年身旁模电学不会的一大把,为啥,就是一点兴趣没有
:
--
FROM 120.230.113.*
自控原理都是按模块讲的吧?反馈系统都直接当基于集成运放的各种单元电路当成模块来用了。
感觉解决不了分立元件的问题,例如哪里要配个多大的电容/电阻/电感,哪里要放个多大的电阻去放电,哪里要放个多大的电容过滤高频噪声,等等。
【 在 amony 的大作中提到: 】
: 信号完整性跟模电的关系很小,应该说有门课叫控制系统分析或者反馈控制系统,这相关性还大点。
--
FROM 183.63.119.*
你说的是电路分析吧?
不就是等效电路、戴维南定理那一套?
我记得好像就是各种基本电路元件转化成线性方程组求解,但就没搞明白怎样与模电结合起来用,模电的书里也没讲,也许是我们当年用的教材(阎石那本模拟电路)不行?
而且有了三极管、二极管这些非线性元件后,电路分析里的那些线性方法就不能用了吧?
我至今没搞明白电路分析里的方法怎样用到模电上。
【 在 amony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这些对应的课程叫电路原理
--
修改:heyuanlie FROM 183.63.119.*
FROM 183.63.119.*
所以这就是我觉得很困惑的地方,都说是靠经验,
我个人觉得还是应该能精确算出来的,虽然算出来的阻值容值不一定有对应的实际元件产品,
而且要是不能算的话,那么那些模拟电路仿真软件怎么仿真?
我一直以来的疑问就是不知道看哪些教材能知道怎样精确地算?
【 在 tom6bj 的大作中提到: 】
: 主要靠经验, 真正要计算的场合很少...
: 而且除了电源反馈、信号滤波之类特定场合, 阻容取值差个百分之二三十基本没啥影响,甚至可以说数量级对了就行
: 你说的是电路分析吧?
: ...................
--
FROM 183.63.119.*
我自从本科毕业后就再也没接触模电了,啥例子也举不出来了。哈哈哈
从你给个这个例子看,大致上就是结合元件的datasheet,用速算/简化计算方法来配置电阻电容的吧?用多了确实就能凭经验甚至直觉去搭配。
【 在 tom6bj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举几个例子呗?
: 比如说晶体三极管小信号放大电路,基极用分压式偏置, 看datasheet,ic=10mA时增益最大, ic=0.1mA时噪声最小, 折中一下, 取ic=1mA
: 电源电压5V,方便起见取re=1k, 这样ve是1V, vb是1.6V, 基极的两个分压电阻大致是2:1关系. ic=1mA时hfe如果是100, ib应该是0.01mA, 让基极两个分压电阻的电流是ib的10倍, 0.1mA, 这样两者之和是50k, 取上面的33k, 下面的15k.
: ...................
--
FROM 183.6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