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对,中医试图从哲学上建立一套自洽的理论,把人体和世界联系起来,再加上一些草药疗效的经验主义。不能说没有用,只是在当时条件下,缺少现代科学体系的严谨。
现代医学药学有一套规范的流程,包括诊断、检查、治疗、药物,科室分类也很细,没有点基本的人体学生理学知识,都不知道去大医院挂哪个科室。实际和现在工业体系产业分工有点像,一个医生再厉害也不可能啥都厉害。不过诊治过程确实繁琐,需要辅助各种现代化仪器检查,以确诊病因。
中医分类就相对粗放,过去老中医甚至包治百病。就像一个企业能包揽现代工业的各个门类一样,只是在产业不发达情况下的不得已而为之。
我个人不反对中医,但是要把这些好的经验纳入现代医学的体系框架,按照解剖学的消化,呼吸,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心脑血管等科学分类。不能还抱着阴阳平衡五行这些过于朴素的哲学框架,外加阴虚阳虚,脾胃虚,湿热,暑寒等等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这样只能是培养越来越多的神棍中医,不知所云,为大家所诟病。
为什么好多老人愿意看中医,因为他们去看西医不适应,第一搞不清楚挂什么号,第二各种检查费时费力,第三好多慢性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无法除根只能靠药物长期维持。于是老人说西医不会看病,只会让你花钱做检查。
有些年轻人为什么看中医,大多是看一些慢性病,认为中医药物可以调理身体,从系统的角度治病。其实年轻人的好多慢性病大多跟不好的生活习惯、精神压力、生活环境有关。一般心脑血管、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的病,疗效大多乏善可陈。消化系统的慢性病效果也一般。倒是针灸理疗按摩啥的能增进新陈代谢,刺激免疫系统,改善局部微循环,反而效果好一些。
【 在 fengyunsilly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医呢说实在的,一些理论不能细琢磨。更多的是哲学意义的指导。中医中药更不能吃。比如植物的生长依赖气候,每年都不一样,怎么保证用药的剂量?古代中医为基础的医疗条件下,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大约40岁。
:
: 发自「快看水母 于 ADY-AL10」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BMH-AN10」
--
FROM 223.1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