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追着喂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问题,但并不是一种好的习惯,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以下是关于孩子追着喂饭的一些分析和建议:
一、原因分析
1. 依赖心理
o 孩子可能习惯了家长追着喂饭的方式。从婴儿时期开始,家长为了让孩子吃好,可能就会采用这种喂养方式。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为吃饭就是家长追着自己喂,自己不需要主动去吃饭。
o 例如,有些家长在孩子刚学会爬或者刚学会走路的时候,为了让孩子多吃一点,就会拿着勺子在后面追着喂。孩子觉得这样很有趣,而且还能一边玩耍一边吃饭,就形成了依赖这种喂饭方式的心理。
2. 注意力分散
o 孩子的注意力容易被周围的事物吸引。当吃饭的时候,如果周围有玩具、电视等吸引他的事物,他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这些事物上,不愿意安静地坐在餐桌前吃饭。
o 比如,家里客厅有动画片在播放,孩子可能一听到声音就跑过去看,家长为了让孩子吃饭,就不得不拿着饭追着孩子喂。
3. 饮食环境不佳
o 如果餐桌环境比较嘈杂,或者餐桌没有布置得很有吸引力,孩子可能就不愿意坐在餐桌前吃饭。例如,餐桌上有孩子不喜欢的餐具,或者周围有让人不舒服的气味,都会影响孩子吃饭的意愿。
4. 家长的不良引导
o 家长在喂饭过程中,可能无意中强化了孩子的这种行为。比如,家长看到孩子不愿意吃饭,就急切地追着喂,孩子发现这样可以逃避自己主动吃饭的责任,就会继续这种行为。
o 有些家长可能会用玩具或者游戏作为交换条件,让孩子张嘴吃饭。这种做法虽然在短期内可能有效,但长期来看,会让孩子把吃饭和玩具、游戏联系起来,认为吃饭是一种需要交换才能完成的任务,而不是自己应该主动去做的事情。
二、解决方法
1.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o 规定固定的用餐时间和地点。比如,每天三餐的时间尽量固定,让孩子知道到了这个时间就应该去餐桌吃饭。餐桌也要布置得舒适、整洁、有吸引力。可以准备一些孩子喜欢的餐具,如印有卡通图案的碗、勺子等。
o 在用餐时间,要营造安静、愉快的氛围。可以和孩子聊聊一天中有趣的事情,但不要让孩子看电视、玩玩具。如果孩子一开始不习惯,家长可以先和孩子一起坐在餐桌前,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引导孩子。
2. 培养孩子的自主进食能力
o 根据孩子的年龄,鼓励孩子自己吃饭。对于较小的孩子,可以提供一些适合抓握的食物,如小块的水果、蔬菜条等,让他们自己拿着吃。对于大一点的孩子,要教会他们使用餐具,如勺子、筷子等。
o 当孩子自己吃饭时,家长要给予鼓励和表扬。比如,当孩子自己用勺子把一口饭送到嘴里,家长可以说:“宝宝真棒,自己吃饭了,这样长大了。”即使孩子吃得慢或者吃得不干净,也不要责备,要耐心地等待和鼓励。
3. 增加食物的吸引力
o 可以在食物的外观和口味上下功夫。比如,把食物做成有趣的形状,像用蔬菜做成小动物的形状,或者把米饭做成小饭团等。在口味上,可以尝试不同的搭配,让孩子尝试多种口味的食物。
o 让孩子参与做饭的过程。例如,让孩子帮忙洗菜、搅拌面糊等简单的活动。这样孩子会对食物产生兴趣,更愿意自己去吃饭。
4. 适当坚持原则
o 当孩子不愿意坐在餐桌前吃饭时,家长不要立刻追着喂。可以先让孩子自己玩一会儿,等他饿了或者意识到自己应该吃饭的时候,再引导他回到餐桌。但要注意,不要让孩子饿太久,以免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o 家长要保持一致的态度,全家人都要遵循相同的规则,不要有人追着喂,有人又不管,这样会让孩子感到困惑,不利于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
【 在 sophy520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邻居的2个小孩都追着喂饭,搭配很用心,就是满小区追着喂,边玩边吃。我说吃到后面都冷了。还是照样。老大小时候得过重感冒身体弱,长得不高。老二倒还好,长得壮实,也没听说什么病。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HMA-AL00」
--
FROM 114.253.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