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杭州2岁女童坠亡事件警醒
是的。窗户还是大隐患。只能是,各方面都得做好。
【 在 Real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 教育之后,仍然是未成年人,
: 他本人能力不足
: 最后落实到建筑商,比如窗户符合规范吧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Pro」
--
FROM 111.192.240.*
哎
【 在 happyalvin 的大作中提到: 】
:
: 16岁的小孩去救一只狗 溺亡 更可惜
: --
: 我待将心托明月
: 如果你是我的未婚妻,从现在开始,我只疼你一个人,要疼你不能骗你
: 答应你的每件事都要做到,对你讲的每句话都要真心,不会欺负你,要相信你,
: 别人欺负你呢,我会在第一时间出来帮你,你开心呢,我要陪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Pro」
--
FROM 111.192.240.*
我家3岁开始自己下楼了,不过是4楼
【 在 galaxy1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家春节找了个替班阿姨,让老大和老二先进了电梯,她慢慢悠悠还没进去电梯门就关了,当时我正在锁大门。两岁的老二和6岁的老大 ...
--
FROM 223.104.148.71
牢的 站上面都没问题
【 在 love2020 (瑶)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牢固不?
: 【 在 BEO 的大作中提到: 】
: :
: : 装了这种
--
FROM 183.128.109.*
女儿好一点,邻居有个儿子基本也这样培养,结果现在胆小如鼠,九岁了还非常依赖大人爱哭
【 在 simple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里做一点分享,主要是我们家领导的一些做法。
:
: 我们家孩子是女儿,现在也不大。成长教育中,我发现我们家领导的一些可取之处。
:
: 有一点做的比较好:就是大人在排出风险以及盯紧之外 ,核心是让孩子自己主动认识和体验到哪些是风险,从而自己主动避开、并学会如何处理。而且这些常见的认识从不到1岁就对孩子做教育。
:
: 比如剪刀或者带刺的东西,小孩子总是想尝试,领导会跟孩子讲:这个碰了会疼、会出血。如果你想试、你可以试一下,但是不要疼了自己哭。小孩子的每一次尝试,我们都不会说不同意,反而告诉她这个危险是什么、会有什么后果,要尝试就自己承担结果。
:
: 最开始,孩子当然不知道风险是什么、一定会尝试的。那就把着她的手让她自己去碰一下、自己知道疼了就迅速撤回来,这时候告诉她这种尖的不能碰,再给他、主动给他、他就不会再碰、就会把手缩回去。这个我记得是不到一岁不能知道尖的不能碰。
:
: 烫的东西也一样,比如,她不到1岁的时候,一定要自己拿煮完没多久的鸡蛋,领导告诉她热,不听,就让她自己拿一下,自己发现烫手就迅速放下,然后教育她烫的东西不能难、要轻轻地试探一下烫不烫。
:
: 高处也一样。小孩子不能准确判断高度,但是是可以感知高度的,她会知道害怕。
:
: 我们家孩子不到一岁的时候,总是想爬到大人的床边、从床上下去。这个时候会跟她讲两件事情::第一个是主动抱着她腰、做出让她跌下床的动作,她会感到害怕、反而要退回去,这时候教育她高的地方不要靠近、更不要头朝外往下爬;
: 第二个是教育哪些高度是可以应付、该如何应付。比如不到1岁,如果是下床,要转过身来、玩床边挪,腿先下来,之后再脚着地。
:
: 这样,,每次遇到高的地方、从最开始的床、窗户、到楼道里面的窗户、以及外面的池塘,都告诉她这样危险,同时告诉如果遇到什么情况该怎么处理,每次都让自己再说一遍。这样从不到一岁教育到好几岁,每次见到不同高度的坑、包括井盖,自己就会说这个能不能爬、能不能跳、要不要远离、该如何如何。
:
: 另外,关于走散风险、或者坐电梯等,除了我们大人主动牵她她之外,重要的是教育她,无论在哪里都要跟爸爸妈妈在一起,人多包括电梯一定要主动牵着爸爸妈妈的手或者衣服;如果出去玩,每次都告诉她,要主动找我们,而不是我们找他,而且会用实际教育,不是单纯说:会故意走在她后面远一些、或者略藏起来,看她的反应。最开始,她会走远忘了找我们,或者想起来找我们、但是找不到我们就会哭起来,这时候会告诉她公共场所走掉的危险是什么、改怎么办。基本上,2岁-3岁的时候,就已经形成比较好的习惯,每次出去不会跑太远、跑远了也会自己回来。当然我们会一直盯着。
:
: 上面讲的几个案例都是在不到1岁之前就教育的。我当初以为几个月的孩子可能讲不明白,但我们家领导坚持教育,后来发现确实小孩子很小就有一些意识的,比我们想象的聪明,讲的东西多重复小孩子会明白的。
:
: 另外,我们孩子都是自己带,别说保姆,就是即便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我们觉得也不放心,年纪大了并不是100%靠谱
:
: 总之,小孩子的风险教育,需要主动让孩子认识和体验风险,从而学会主动规避和并学会应对风险。
发自「今日水木 on Mi100Plus」
--
FROM 58.35.15.*
因为消防验收的原因,电梯前室的通风量要求的很大,但是开发商舍不得加通风设备,甚至舍不得加大一点窗户的尺寸或者数量(意味着成本增加),于是就弄一个老大的窗户然后全是开启扇,看着就非常危险,感觉一步就迈出去了,搞笑的是这样的一个东西验收怎么都过得去。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3
【 在 love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看了这个新闻,心情还是满沉重的。保姆的确大意了,但是窗台的设计也是很不合理,别说小孩爬上去,那个高度大人靠着也不安全。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3
--
FROM 125.37.189.*
我们从来都鼓励尝试
【 在 jungfs (jungfs(mountain)) 的大作中提到: 】
: 女儿好一点,邻居有个儿子基本也这样培养,结果现在胆小如鼠,九岁了还非常依赖大人爱哭
: 【 在 simple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里做一点分享,主要是我们家领导的一些做法。
: :
--
FROM 101.40.56.*
保姆的问题在于太粗心,责任心不够,应急反应能力也不够。2岁小孩子进出电梯,至少要做到一只手按住电梯开门键,一只手物理阻挡住电梯门,防止夹到小孩子,待小孩子安全进出电梯后,再紧跟进去。这个保姆出电梯时自顾自拎着滑板车就先出去了,这很不妥。另外,出了电梯发现孩子还在电梯里,没有采取应急措施。据调查,电梯在一层停留了很久,此时保姆在外面按下电梯按钮,应该可以开门,即使电梯已经开始运行了,也应大喊让孩子呆在电梯里别动,声音会通过电梯井传到孩子那,然后根据电梯运行方向迅速爬楼追上,尚有挽回的可能。
楼房自身也有问题。我国《住 宅 设 计 规 范》GB50096-2011为设计住宅时,设计师需要遵循的规范。
其6.1.1条规定:楼梯间、电梯厅等共用部分的外窗,窗 外没有阳台或平台,且窗 台距楼面、地 面 的净 高小 于 0.90m时 ,应 设 置 防护设施。
6.1.3条规定:外廊、内天井及上人屋面等临空处的栏杆净高,六层及六层以下不应低于 1. 05m,七 层及七层以上不应低于 1.10m。 防护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儿童攀登的构造 ,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 0.11m。 放置花盆处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
这种正规商品楼,是经过正规设计、正规验收过的,原本不设计栏杆的可能性非常低。需要调查下是原来竣工验收时是否有栏杆。是原本有但后来被拆掉了,还是真的竣工验收时就没有栏杆。
如果是后期拆掉了,那么楼房的运营维护部门需要承担责任;如果竣工验收时就没有栏杆,那惨了,从设计到竣工验收人员,甚至楼房后期运营人员,都有责任了。
【 在 love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了这个新闻,心情还是满沉重的。保姆的确大意了,但是窗台的设计也是很不合理,别说小孩爬上去,那个高度大人靠着也不安全。
: 我家娃也曾经自己跑着坐电梯,我没赶上,就关门了,他自己一个人坐电梯下到了楼底,当时着实下我一跳。好在当时楼下有阿姨看着,我娃一出电梯门就被阿姨给捞住了。
: 我家有窗台,娃经常在窗台玩,有一次自己爬窗台坐着玩(虽然有防护栏)被我骂,窗台我也是严格禁止的,要求身体不能探出窗外。——而且小孩子忘性大,要经常严肃提醒。
: ...................
--
FROM 124.202.215.*
那个保姆可以按照玩忽职守罪被起诉吗?
【 在 love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了这个新闻,心情还是满沉重的。保姆的确大意了,但是窗台的设计也是很不合理,别说小孩爬上去,那个高度大人靠着也不安全。
: 我家娃也曾经自己跑着坐电梯,我没赶上,就关门了,他自己一个人坐电梯下到了楼底,当时着实下我一跳。好在当时楼下有阿姨看着,我娃一出电梯门就被阿姨给捞住了。
: 我家有窗台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TAS-AN00」
--
FROM 223.104.40.*
【 在 galaxy1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家春节找了个替班阿姨,让老大和老二先进了电梯,她慢慢悠悠还没进去电梯门就关了,当时我正在锁大门。两岁的老二和6岁的老大,老二一直在哭,我能听见他哭但就是追不到他俩在哪层。后来好在老大到了1层又摁了15层,俩人在家门口等我,老二哭的脸都红了。我当时都吓疯了,把那个阿姨直接踹滚蛋了。
6岁老大在还好,问题不大。。。你吓疯了有点夸张了啊
--
FROM 223.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