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说一个风险事件,大家带娃出去玩引以为戒
这运动在哪儿都风险挺大吧
--
FROM 111.226.132.*
感谢提醒。
还好我家基本全家恐高,“不爬高不乱跳”孩子从小就会背。冒险意识基本没有。曾经也觉得有点太保守了。但是真的怕高啊。。
--
FROM 117.107.153.*
但凡屁股着地也不会骨折啊,肯定是下意识用手撑了
--
FROM 118.201.124.*
你能保证攀岩都是有准备跌落?
【 在 fuweihu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都是无防备的跌伤,还需要头部着地,与硬物碰撞,和有准备的跳落地面是两种不同的状态。
:
: #发自zSMTH@M2007J3SC
--
FROM 36.40.140.*
感谢提醒,有时我也爱好面子,
【 在 springwl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天在公园里的石头攀岩处,我也试了试,发现攀岩这种运动就是上去容易,下来难,我爬了一下就赶紧下来了。
: 后面有两个爸爸也跃跃欲试,那俩爸爸估计平时胆子比较大,爬到了大概2-3米的地方,没有任何保护,肉身贴在攀岩壁上。他们的孩子在下面高兴的喊着:“爸爸加油,爸爸加油!”他俩的老婆在下面坐着聊天,一片祥和。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s」
--
FROM 223.104.39.*
我前几个月倒是屁股着地了,回家后疼的走一两步要几分钟.这还是从1.4米左右的马上面摔下来
【 在 inthehouse (moviesta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凡屁股着地也不会骨折啊,肯定是下意识用手撑了
--
FROM 111.192.162.*
lz讲的这个事例应该是有准备的跳下,而不是失足跌落。
【 在 weibeiqs @ [Children]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能保证攀岩都是有准备跌落?
: 【 在 fuweihua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种都是无防备的跌伤,还需要头部着地,与硬物碰撞,和有准备的跳落地面是两种不同的状态。
: :
#发自zSMTH@M2007J3SC
--
FROM 114.253.33.*
赞分享,当家长的要对潜在的危险保持警惕性和敏感性
【 在 springwl (蜜醣)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天在公园里的石头攀岩处,我也试了试,发现攀岩这种运动就是上去容易,下来难,我爬了一下就赶紧下来了。
: 后面有两个爸爸也跃跃欲试,那俩爸爸估计平时胆子比较大,爬到了大概2-3米的地方,没有任何保护,肉身贴在攀岩壁上。他们的孩子在下面高兴的喊着:“爸爸加油,爸爸加油!”他俩的老婆在下面坐着聊天,一片祥和。
: 结果就有一个爸爸,他下不来了,但也没有求助,硬生生从上面摔到地面的沙坑,直接手臂和腿骨折,后来120来了拉走了
: ...................
--
FROM 111.192.162.*
两三米如果下面是沙坑的话,会跳的不会有大碍
【 在 eccentrics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对于两三米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 要不是沙滩,这种高度足够摔死人了,有些足球运动员就是起跳争顶失去平衡,只一米高呢,落地一不小心就骨折了,那也是松软的草地,还是运动员体质哦。
: 攀岩跌落往往是背身侧身,更容易手忙脚乱,存在着各种不确定风险,这真不是闹着玩儿的……
: ...................
--
FROM 42.100.228.*
还能摔死呢,看寸劲儿
【 在 RythmOfWind 的大作中提到: 】
: 两三米就一层楼的高度,这都能摔断手脚? ...
--
FROM 67.8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