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说一个风险事件,大家带娃出去玩引以为戒
十几年前曾经在一个野山的石头上攀登 冲上去真是下不来了 下面是硬地 当时的心情现在还记得 后来也是反复试探多次才下来
【 在 springwl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天在公园里的石头攀岩处,我也试了试,发现攀岩这种运动就是上去容易,下来难,我爬了一下就赶紧下来了。
: 后面有两个爸爸也跃跃欲试,那俩爸爸估计平时胆子比较大,爬到了大概2-3米的地方,没有任何保护,肉身贴在攀岩壁上。他们的孩子在下面高兴的喊着:“爸爸加油,爸爸加油!”他俩的老婆在下面坐着聊天,一片祥和。
: 结果就有一个爸爸,他下不来了,但也没有求助,硬生生从上面摔到地面的沙坑,直接手臂和腿骨折,后来120来了拉走了
: ...................
--
FROM 218.249.195.*
这两个人是神经病吗?多大的人,自己心里没有一点数吗?
【 在 springwl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天在公园里的石头攀岩处,我也试了试,发现攀岩这种运动就是上去容易,下来难,我爬了一下就赶紧下来了。
: 后面有两个爸爸也跃跃欲试,那俩爸爸估计平时胆子比较大,爬到了大概2-3米的地方,没有任何保护,肉身贴在攀岩壁上。他们的孩子在下面高兴的喊着:“爸爸加油,爸爸加油!”他俩的老婆在下面坐着聊天,一片祥和。
: 结果就有一个爸爸,他下不来了,但也没有求助,硬生生从上面摔到地面的沙坑,直接手臂和腿骨折,后来120来了拉走了
: ...................
--
FROM 210.13.72.*
两三米的地方下来,还能把自己摔成“手臂和腿骨折”?我觉得,这事儿最大的问题是,这个娃爹太不靠谱了
第一,身为娃爹了,做任何事情先要考虑给娃做个啥榜样,你爬上去了,不担心你娃在大人不注意的时候,也试着去爬?
第二,身为娃爹了,做任何事情先要考虑给自己家庭会不会造成损失,为了一时脑热,把自己摔伤,自己难受不说,给家庭增加一大堆负担,而且有没有想过,娃看见自己摔成骨折,会不会有心理创伤?
第三,身为娃爹了,都这个年龄的人了,对自己的能力心里没数么?自己是否有能力安全的上去下来,连这点判断都没有?
第四,能在三米高的地方下来把自己摔成“手臂和腿”同事骨折,可见这运动能力也太差了,咱们平时常见的墙头,也有两米多高,一般楼房的层高就有差不多接近三米,从房顶上跳下来,应该如何落地,都不会基本的保护动作么?男孩子小时候爬墙,爬树都是稀松平常的事儿,那也都是两米多高的地方,何况这下面还是个沙坑呢,自己能力这么差,竟然还有胆子往上爬,可见脑子不咋清醒,这也是我一开始为啥说这人不靠谱。
【 在 springwl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天在公园里的石头攀岩处,我也试了试,发现攀岩这种运动就是上去容易,下来难,我爬了一下就赶紧下来了。
: 后面有两个爸爸也跃跃欲试,那俩爸爸估计平时胆子比较大,爬到了大概2-3米的地方,没有任何保护,肉身贴在攀岩壁上。他们的孩子在下面高兴的喊着:“爸爸加油,爸爸加油!”他俩的老婆在下面坐着聊天,一片祥和。
: 结果就有一个爸爸,他下不来了,但也没有求助,硬生生从上面摔到地面的沙坑,直接手臂和腿骨折,后来120来了拉走了
: ...................
--
修改:mrredsnow FROM 223.71.139.*
FROM 223.71.139.*
脑袋不行,体格也不行
不会爬无保护,还爬两米多
正常人两米多跳沙坑也啥事没有
【 在 springwl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天在公园里的石头攀岩处,我也试了试,发现攀岩这种运动就是上去容易,下来难,我爬了一下就赶紧下来了。
: 后面有两个爸爸也跃跃欲试,那俩爸爸估计平时胆子比较大,爬到了大概2-3米的地方,没有任何保护,肉身贴在攀岩壁上。他们的孩子在下面高兴的喊着:“爸爸加油,爸爸加油!”他俩的老婆在下面坐着聊天,一片祥和。
: 结果就有一个爸爸,他下不来了,但也没有求助,硬生生从上面摔到地面的沙坑,直接手臂和腿骨折,后来120来了拉走了
: ...................
--
FROM 111.201.144.*
反正具体怎么摔的我是讲了,腰背淤青也看了。横着下来、腰背部先触地倒是没那么表述。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理解的摔和你实际的摔不一样,
: 你没告诉他横着摔下来,腰背部先触地,没给他看后背淤青吧?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
--
FROM 123.117.232.*
混得好的都是体力好的,这话太对了。
【 在 Zhimakaka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医生还得身体好 一个手术下来可能十小时吃不上饭 有些学霸学生阶段提前透支体力 太文弱了也当不了外科医生
: 仔细观察 你会发现 四十岁混的好的都是体力牛人 而不一定是学霸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
--
FROM 123.117.232.*
没有保护?
--
FROM 123.185.79.*
我从小养成的往下跳的经验就是,向梯度方向跳,
即垂直于墙的矢量、背对墙的方向。
这是无数次游戏中自适应出来的最优解。
小时候没什么娱乐设施,从高处往下跳竟然成了一个很好玩的游戏。
最高是从3~4米高的水塔上往沙堆上跳,2米高是比较普通的高度,便鞋就可以跳。但那是少年时期,身子轻、柔韧性好,动作是长期适应优化的结果。
当然那时候的孩子死亡率应该也高,这运动不值得推荐。
现在分析这个经验的物理学、运动学道理:
为了避免蹭墙(蹭墙会导致人体纵向旋转,着地的就不是腿了,起码不能垂直落地,那伤害就大了,腿垂直落地时,人体可以最好地模拟一个弹簧、吸能器),
落点需要离开墙一段距离,那么就会产生背墙方向(梯度方向)的水平速度分量,
那么脚落地后,人体这个弹簧要压缩,人体重心也会向这个方向继续移动,
脚趾落点朝向背墙方向时,这个重心移动不会带来什么问题,因为脚踝关节最适合的转动就是上下运动,
对应人体落地后的重心的前移(朝梯度方向移动),
直到趴下四脚着地,胳膊还能缓冲冲力,避免撞伤骨骼和内脏;
甚至有一种落地动作是加个前滚翻
(据说可以“缷力”,但我分析不出来这个结果,
除非着地点是下坡,理由同高台滑板落地、摩托车飞跃落地),
也是照顾了脚踝的关节活动范围、后继动作的便利性。
还有,朝背墙方向跳,就算脑袋撞地,也是碰到坚硬的额头,
不会碰到薄弱的太阳穴或后脑--原始人对敌都是正面对敌,也是基于这个道理。
眼睛还能观察着地点,寻找安全落点、平坦位置,避开尖刺、障碍。
如果侧向着地(身体侧对梯度方向),那么首先脚踝就可能扭伤,也不容易做出前述保护动作。
----------------------------------
单杠跟墙的区别是:
1、单杠下面是空的,所以单杠落地可以向后跳、落地后下蹲时向前探头,
如果落地后没法站稳,趴下也是安全的,不会撞头。
其实单杠的落地稳定的要求,虽然符合审美观,但是违反运动学,
从对身体的保护来看,还是蹲一下好,甚至趴一下--作个蛤蟆功的动作,最稳妥、最舒服。
2、另外,单杠运动中,人是从挂姿下落,挂点(手拉单杠处)高于人体重心,
离开单杠前,单杠还会拉着人体旋转一下,产生一个转动力矩。
为了落地瞬间无水平分量、转动分量,最好是后摆到高点松手,此时落地如自由落体,而此时人体俯视地面,可以很好观察落点。一般来说是略微回摆后松手,落地时利用转动惯量帮人体在落地后平衡。
而前摆到高点落地时,人不容易观察落点,相当于盲跳。
游戏健身中也可以在前摆时落地(松手),落地后顺势往前走几步,但体操中不能用这个动作。
换个角度来说,脚部起跳跟“手部起跳”的另一个区别是:
手没劲,其实是没法“跳”的,只能“松开”,
而脚的跳跃可以让人体的移动是平动,无转动分量。
【 在 SHUOT 的大作中提到: 】
: 干嘛要180度,侧个身斜向跳不行啊
: 直接后跳和下单杠一个姿势也行啊
--
FROM 59.109.217.*
最大的因素是体重
小孩子跳两三米是正常的,不是你优化的结果是大多数孩子都这样
三米高对于成人来说已经足够伤害了
要是换头大象可能一米高就摔断腿了
【 在 opppo1212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从小养成的往下跳的经验就是,向梯度方向跳,
: 即垂直于墙的矢量、背对墙的方向。
: 这是无数次游戏中自适应出来的最优解。
: ...................
--
FROM 124.126.230.*
伤者相对于普通人未必是主观有什么大错,
他只是更倒霉,碰到了这种场合。
因为很多人不知道上易下难这个规律的。
毕竟这种攀爬场所并不常见,在现代城市越来越少了。
就像含住灯泡吐不出来,你能想到?知道为什么?
我是想象不出来,也分析不出来的。
【 在 mrredsnow 的大作中提到: 】
: 两三米的地方下来,还能把自己摔成“手臂和腿骨折”?我觉得,这事儿最大的问题是,这个娃爹太不靠谱了
: 第一,身为娃爹了,做任何事情先要考虑给娃做个啥榜样,你爬上去了,不担心你娃在大人不注意的时候,也试着去爬?
: 第二,身为娃爹了,做任何事情先要考虑给自己家庭会不会造成损失,为了一时脑热,把自己摔伤,自己难受不说,给家庭增加一大堆负担,而且有没有想过,娃看见自己摔成骨折,会不会有心理创伤?
: ...................
--
FROM 59.109.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