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同样的水量,放在大杯子里面和放在小杯子里面,哪个会更容易放满?
如果把这个“水量”学生学习到的知识,而那个“杯子”就是考试题目的难度、综合性和深度,水放在杯子里面,放满的百分比就是最后的考试成绩,放满了就是考了100分(用百分制讨论,其余也同理),放满了溢出来还是100分,杯子空空的就是0分。
在这个比方下不就理解了么:杯子小了,那些其实学得不是太好的,“水量”比较小的,放在小杯子里面仍然有可能放满(或者接近放满);而那些学的好的,“水量”再多,杯子就那么大,溢出来了还是只能评价为“满了”。就这样,都是“满的”,怎么可能有区分度?
现实不就是就是这种情况么:小学中学基础教育,尤其是数学物理2个学科,教育是在被人为地、故意地、有组织的系统性破坏,故意删除重要知识点使得知识体系都无法建立,然后考试的题目难度、深度、综合性都降低,这不就是减少杯子大小,结果学的好的坏的都能拿个满分(当然,不是100分而是其它的什么80分90分也是同理),所以才没有区分度的么?
当然,教育被人为地、故意地、有组织的系统性破坏,也接近于这个场景:一群饿狗聚集在一起只投喂一点点食物下去理论上只能喂饱一两个,这应该能想象到争抢会有多激烈了。这就是学生内卷、累的原因;而考试题目的难度、深度、综合性都降低,这也是人为地、故意地减小了杯子大小,这不就是没有区分度了?
至于什么时候能有区分度,那只能等着拨乱反正,一个不落的彻底清算那一批人,这才能解决。
【 在 rpking4 的大作中提到: 】
: 都说三年级是个分水岭,娃上了三年级,班里考试还是都满分或者错一题,问班里谁是“学霸”还是特别认真特别乖那几个。
: 什么时候能真的有区分度呢?
--
FROM 101.23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