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玛你还在这浪费时间
给你解释一下为什么现在小学不学音标
因为义务教育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
首要目的已经不是培养人才
而是最大限度降低底线
让最底下的学生多多少少也能学一点
伴随这个思路
义务教育就会呈现一些很有意思的特点
包括
讲很多内容但是点到即止
搞很多互动或者表面呈现 但是弱化复杂逻辑
增加学习时间 但是降低学习效率
这些都是为了迎合最末百分位学生的学习能力
至于前列的学生
他们要么靠天资要么靠家长
反正怎么都能学
根本不指望义务教育
这一点上面清楚得很
英美早就如此
现在咱们也是这个方向
因为已经发展到这个水平了
在英美 义务教育保的底线是
xi du 一条街 黑bang集散地
不知道爸妈是谁在哪的孩子
也能坚持来教室坐着
稍微讲难点
人家直接辍学撂挑子好吧
在东大 要保的大概是贫困地区 留守儿童
也能挣扎着把这个学上了
所以 可以多 但是不能难 不能难 不能难
好了以上是大背景
至于音标
你觉得它是个很好的效率工具
这没错
但效率伴随着智力门槛
你要考虑一下最末百分位的孩子的理解能力
跟着老师读一百遍
这是简单的容易理解的任务
学48个陌生符号和拼读方法
这是复杂的难以理解的任务
遇到生词找手机 照猫画虎读
这是简单的容易理解的任务
自己学会一套标记规则 既能解码又能主动标记
这是复杂的难以理解的任务
你觉得学会音标既不费力又一劳永逸
但你知道有多少孩子到了二年级连拼音还没学明白
要是再加上一套音标
这学就没法上了
而且音标的用处
只有单词量足够大的时候才会用到
大部分学生
是到了初三连1600中考单词都搞不定的级别
cat dog这种词 音标能额外帮他们什么
他们没学好差在音标吗
也不是 对吧
但凡有搞定音标的劲头
不至于1600个单词搞不定
他们差的是一些更核心的东西
音标也救不了
而义务教育的设置
就是要让这个群体
也能稍微学一点
同样的时间
与其学音标
不如直接死记硬背十个句子
管它准不准 有没有拓展性
至少会了十句呢是不是
这学就算不白上了
总之
今天的义务教育保的是底线
教育内容和方法从底线出发
对你这样的家长和孩子当然就不适用
你也不用纠结为什么不适用
某种意义上
不适用是一种幸运
珍惜这种幸运
学好自家的
就可以了
【 在 jiaoyi (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学三年级了 课本上竟然一个音标都没有 哪个人编的教材 教育系统这是被渗透严重啊
:
: 当中国小孩都是美国人了?人家有母语环境 自然可以直接认字 就中国小孩这点学习时间 竟然连音标都不教
:
--
FROM 142.17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