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有交集,但并非子集关系。甄别教材是困难的,家长真有这个能力,就不会跟这儿纠结了。跟风没有意义
另外,就算扩大了知识面,也不意味着孩子就愿意往深了思考,而竞赛肯定更需要深入思考能力,这不是教材能解决的。天时地利人和,人最重要
【 在 Safari999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了今年IMO金牌,重庆巴蜀的那个选手,他写的学习数学竞赛的经历有这么一段,说明大学数学教材是有帮助的
: 直到2023年9月,我主要在持续刷题,题目来源包括历年各种区域赛、CMO、TST、IMOSL以及其他国家的优质赛事(如美国的众多选拔考试)。期间,我效仿那位学长,自学了部分大学数学,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抽象代数、复变函数。这些知识对高水平选手非常必要,能提供更高的视角和更多解题手段与思考方式。为培养更好的考场习惯,我参加了一些比赛,如东南赛(一金一银)和西部赛(金牌)。
--
FROM 221.22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