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很奇怪,在北京很少会有让读私立的
而且一碗水不端平,从lz明显很偏颇自己的描述上,我能看到一个极其敏感、易怒的闺女形象,这个应该是生弟弟时,家里人就没做好安抚,明显让她感受到了被忽视,然后孩子就用一些极端行为反抗,或者“争取”,以获得心理的平衡
比如我家姑娘独生女,她都是自己放学回家,不喜欢人接,但lz家姑娘,可能每天独占妈妈的时间就是上学、放学接她这会儿,但妈妈迟到、顺路送爷爷奶奶,就让她非常不舒服,她觉得自己的爱被夺走了
然后再看上学这事,孩子的表述非常明显了,就是觉得你们偏爱弟弟(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她害怕但你们没有安抚)
还有,妈妈是生老大还是老二时全职的?孩子可能就是不喜欢你天天在家围着弟弟
整体上看,不觉得孩子有多坏,主要是缺乏安全感
【 在 Evazhang727 的大作中提到: 】
: 另外说一句,这个小孩明显是没有做好,有一个兄弟姐妹的心理准备,为什么不安抚好了就生了呢?而且家长有些话没有必要对一个敏感的孩子当面说,比如说弟弟读哪个学校私立好公立好这个俩人在卧室里说不行吗?干嘛非得让姐姐听见呀?如果听见了有疑问,那你可以说呀,给同样的解决的这个学校压力大给他转出来跟弟弟一样读私立不就完了吗?
--
FROM 1.11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