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您的描述,我基本明白了。
这些考试(特别是数学、物理)还是难度高,考察的是学生的熟练程度、思维能力(思维深度);
提高这些能力,主要不是靠自学能力,也不是家长能帮忙的,主要还是靠孩子自己;
大量的练习(所谓题海)能提高熟练程度;
但思维能力是相对稳定的,题海也不能直接提高思维能力,这就是为什么高考复读能提高一定成绩(解决了熟练的问题),但也十分有限(解决不了思维能力的问题)。
思维能力,相对稳定;
老师一节课下来,有的学生能吃得很透、理解很深;有的学生就理解很浅,甚至反复练习后理解深度也有限,这就是思维能力的差异;
思维能力的差异,可以提升,但非常困难,需要长期高难度思维训练。
综上,我感觉现在的选拔考试(特别是数学、物理),与我们当年并没有本质差别(也许难度更大一些);
主要还是选拔脑力好(思维能力强、记忆力好)的孩子;
脑力好的孩子,也需要勤奋、努力,才能有好成绩;
但脑力一般的孩子,只靠勤奋、努力、自律、自学能力、家长帮忙,还是很难对付难题。
【 在 zts 的大作中提到: 】
: 十一学校小升初分班考,或者初二选拔考试,肯定一方面数学比较难,因为想看看有没有能弄竞赛的。比如孩子初三参加人大附一个直升考试,填空压轴题就是一个高联一试题。内容就是一组合计数内容,当然大家都学过。但是这份卷子60分就是人大附集团校相当厉害的水平了。另外一方面肯定为了高考出成绩,需要选拔语文英语特别优秀的,这个很容易考察比如考考作文,把英语阅读加大难度就知道哪些同学综合能力强。
--
FROM 211.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