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就是游戏规则调整了。
我小学在东城,当年我们那届东城是在四年级全区选拔AS的,规则是班级数学老师推荐,统一参加区考试,分数达标的周末在区里集中培训,两年后六年级参加某个全区AS考试。
我们年级6个班一共12个孩子去考试,留下2个参加培训班,最后就我一个混了个区二等奖。
我们当年小升初是三年三好直升五中、二中这类一级重点初中,两年三好是直升东直门、171这类二级重点初中。
如果有AS区二等奖是可以进五中的,听说一等奖选入22中的更厉害的孙伟刚直升班或者某df跨区“拐走”了。
AS因为当年不是很火,所以我两年三好保送的东直门,后来才知道可以进五中的。
很巧的是初中同班就有我小学AS同班同学,也混了个二等奖,但是实际三年初中班里前五名的数学学霸都没参加过任何AS培训的。
当时的风气就是学习好就是学习好,小学是有办法有工具分层的,AS是极少数顶级天赋孩子的赛道,无论是教委、学校、家长和学生都是不敏感的,都是极小众天赋炸裂孩子们的事情。
后来变成这样的全民氛围,大部分家长心态有枣没枣都来一竿子,某Df是做了不少工作,布局出了不少力的。
当年AS是很理性和科学的,原则是小学不确定阶段,非常容易误判天赋,所以严格控制规模,小范围初选培养;初中阶段才开始正式选拔,高中阶段是重点培养。
世界变了,我们当年是小学选一点点孩子,初中正式选拔;现在是一年级超前上个个学前班,低年级呈现成绩高一点,家长就认为这是数学苗子了,准备校外辅导,启动刷题加速了。。。
【 在 myimmortal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实是这样,数学对天赋要求太高,属于极少数天才的游戏,那么多IMO国家队选手,有多少还在继续搞数学研究,有多少转向金融搞数学模型赚钱,现代数学体系想进一步取得科研突破实在太难了
: 绝大部分人不适合搞
:
--
FROM 1.119.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