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有的家长真可怕
第一个故事:
两个还在上小学的小姑娘,她们妈妈不顾娃反对,执意要给她们转学。老师同学校园环境更新了不说,连学制都换了。
老二很不爽,跟家里闹了一个暑假都没成功,开学后不情愿的去新学校了;老大是阿斯比较明显的孩子,知道消息后表现平静,但开学后就是不去上学。于是家里很发愁,辗转托关系找到治疗专家,问怎么能让老大去上学。
专家看了后,给家长提供了建议,也提供了需要家长配合的行动措施。家长通通不予理会,光自说自话,只盯着如何实现让老大去上学的效果。有一次,老二随家长陪同老大探访专家,结果老二跟专家聊了很多校园里的趣事儿。专家看到家长听不进去话,转而给老二布置了任务:在下次来访前,每天回家都要给姐姐讲学校里有趣的事儿。老二欣然得令,执行的很好。就这样,老大从抗拒去学校,到逐渐可以去学校参加一些大型集体活动的程度了,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好转,开始符合家长预期了。于是家长不再去探访专家了。
但其实这个家里的问题根本没解决,大概率等小朋友们上初中后,这家长还得够喝一壶的,拭目以待吧;
第二个故事
有个已经上初中的小朋友,跟妈妈的沟通已经各种顶牛了。妈妈带娃去做过心理咨询,回家后俩人不知道为啥又呛呛起来谈崩了。孩子说自己去死后把妈妈拉黑了。后续是小朋友还没执行,第二天去上学了。
但在妈妈看来,孩子现在的问题,就是每天只知道拿手机玩游戏。明明看起来孩子状态很好的,并且很自信的认为“我自己的孩子我难道不知道吗?”。即便医生已经建议家长给孩子办理住院吧,并没有完全认可孩子的主要问题是玩手机。结果妈妈当场炸毛,把医生训斥了一顿,还扬言要投诉医生。。。
真不知道这个故事里的小朋友,后续的人生会做哪些准备了
第三个故事
跟第二个大同小异。老师医生都已经建议,不要提学习的事儿给孩子压力了,家长答应着“好好好”,转脸看到孩子曾经最擅长的数学没考好,就问孩子“你这次怎么没考第一”。小朋友去做心理咨询的时候,情绪状态歇斯底里。好在被其他成人们控制住了,没出大事。暂时的最后,小朋友以读书的名义,远走异国他乡很多年了
……
这类家庭,这类故事,实在听得太多了。。这些家庭里的小朋友们,这辈子投的这个胎,大概就是来渡劫的
--
FROM 124.205.69.*
掩盖得住就好了
无数这类孩子会伴随着这些伤痛,在职场上遭遇困难,在亲密关系里苦难重重
【 在 Dead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完学,孩子事业也发展起来了,就会掩盖曾经的不快乐
:
--
FROM 124.205.69.*
这种处境的家长非常理解
但他们的这种残酷生活处境,也会因为他们如此的错误教养方式,世世代代的传下去
怎样的后代才能成为这种悲剧代际传递的终结者呢
【 在 o00000000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多家长精力有限,工作赚钱养家已经很尽力了
: 这种情况下,没有精力再考虑别的问题,太疲惫所以必定很简单粗暴,因为这样消耗精力最少。
: 孩子可怜,可是也没办法。
--
FROM 124.205.69.*
哈哈哈,是吧,孩子就是家长的复印版或者影印版
但很多真有问题的家长,只会盯着孩子的问题,对自己的问题非常宽容
【 在 maple0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次我陪朋友去北医六院给他孩子看“病”
: 等待的时间很漫长,就和后面排队的家长聊天,结果发现差不多有一半的孩子是和父母对着干,
: 还有一半是遗传了父母的问题,家长啥毛病,孩子有样学样
: ...................
--
FROM 124.205.69.*
这是物竞天择的结果了。。。
条件不好的生娃,无非是一个凡人修先的现实故事而已,路难,但可修
【 在 Itsrain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后条件不好的人没机会结婚生子了,年轻人都很现实
--
FROM 124.205.69.*
咋说咧,有句鸡汤是:机会从来不会被错过,总有人可以抓住它。。
有时候是玄学般的运气,更多情况是自己准备的实力
后者还是可以试试的
只是好多人希望自己的命运有杠杆,用赌徒心理想着博一把,还有的是南辕北辙方向错误。。
【 在 Itsrain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修不了,没人给机会
: :
--
FROM 124.205.69.*
这些故事里的家长,有哪个不是自认“我是为你好”
【 在 yingzh 的大作中提到: 】
: 家长有病还没人能管,孩子可怜
:
: #发自zSMTH@V2219A
--
FROM 111.201.57.*
学啊,他们中真有学的,但学习的效果,就如同有个流传的地狱笑话般:他们总是能精准的选中那些糟粕进行学习。。。
【 在 maple0 的大作中提到: 】
: 加强学习呗,稍微学点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对孩子的成长就能有很大改善
: 奈何多数家长不看书
:
--
FROM 111.201.57.*
要不说小朋友到这些家庭里是来渡劫的。。
【 在 yingzh 的大作中提到: 】
: 只有出发点好,但认知有问题,也是灾难啊
:
: #发自zSMTH@V2301A
--
FROM 111.201.57.*
现在青少年的抑郁比例是十个人中有1到2人
他们的问题都不是一日之功
在本版,规避养成这类孩子的教育是被排斥了嘛?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个版并不太鼓励,发这一类负面故事型案例,以后尽量不要发。
--
FROM 111.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