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英语那事
幼儿英语那事(假设父母英语水平为中级)
1岁前后让孩子看到部分实物时听到大人说物体的英语名称;
1岁半左右在生活中自然接触到一些简单的英语句子;
2岁左右看点英语原版动画片;
2岁半左右,可考虑给孩子请英语外教(我家男娃曾和邻家女娃搭伙请,后来因我家男娃太闹腾,只好改为1对1)。父母每天可安排一些时间用英语与孩子交流(包括简单的争辩,如用英语说某物如何如何,是谁的之类,娃听了可能生气就给予否定和纠正),包括读英文绘本等。如果父母肯下功夫,最好先做点功课,备备课。
--
FROM 111.197.233.*
我家安排娃学和用英语的时间不算多,而他的汉语水平(体现在思维能力和会话内容上)在周围的同龄伙伴中算挺高的,喜欢和大人交流。
--
FROM 111.197.233.*
我们有时也故意让他和陌生的大人们交流(娃的汉语也得学和用不是?)。有的游人听这本地的“小导游”介绍后,说这两岁多的娃是个小人精。
--
FROM 111.197.233.*
小木瓜家娃其实是以英语为主,汉语跟进。我家娃初期以汉语为主,间带部分英语名词和个别英语简单句,2岁半开始拆分提纯,上英语课时或英语会话环境下用纯英语简单句,其余时间用纯汉语。
--
FROM 111.197.233.*
小木瓜家娃学、用英语的时间占比大,所以我称之为以英语为主。
--
FROM 111.197.233.*
在国内让娃学外语,关键是要让孩子稍大后,学、用不同语言时要有分时段各自纯化的措施。我用英语与娃的外教简单交流几句时,外教觉得我在英美国家待过。我在瑞典与一日本人说日语时,他以为我是日本人。我在东京正式场合开场白用日语敬语说一通客套话,下来后有人对我说:“你在日本留学过吧。”
--
FROM 111.197.233.*
我在脑子里思考问题有时用普通话,有时用粤语,有时用闽南语。在外语环境下待的时间较长时,则逐渐用相应的外语思考问题。
--
FROM 111.197.233.*
大部分家长搞不了外语环境
不过用英语思考很好,但是对小孩子来说 更难了。成人都很难刻意的去 在没外语环境的情况下,用外语思考
【 在 Yanght56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在脑子里思考问题有时用普通话,有时用粤语,有时用闽南语。在外语环境下待的时间较长时,则逐渐用相应的外语思考问题。
--
FROM 122.227.97.*
娃1岁左右看到部分实物时,父母念相应的英语单词给他听。父母有的时段用纯英语与娃对话;娃看英语原版动画片;请英语外教1对1教娃,每周两次,每次一小时;父母给娃读英文绘本;
【 在 jackalove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部分家长搞不了外语环境
: 不过用英语思考很好,但是对小孩子来说 更难了。成人都很难刻意的去 在没外语环境的情况下,用外语思考
:
--
FROM 111.197.233.*
就算是妈妈教的母语(方言),多年不用水平也会下降哦(虽然乡音无改),不过回乡几天就能恢复70%。何况外语。娃将来能否熟练地运用外语搞研究或开展其它工作,难料。
--
修改:Yanght56 FROM 111.197.233.*
FROM 111.197.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