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环境见不同的人。
我见的国际学校的孩子大都是非京籍孩子,无法参加普通高考,就国际学校了。
几年前有个非京前同事把国际学校夸出了花,说全是顶尖的孩子,怎么怎么优秀的,我想“上不了普高,也不必大做心理建设吧!”。
小区有几个都是非京籍,选择了国际学校,不情不愿地去读美本、澳本了。
唯有一个北京的朋友,直接让娃去读的美高,全白人的私立,成绩是头部,就是容易被白人故意碰撞暗暗欺辱一下,这些白人同学也都是各大家族的子弟,白人还是野蛮,不够文明。
【 在 slimeminem 的大作中提到: 】
: 孩子学高尔夫和足球,足球班是个外国人创建的,所以孩子们也大部分是国际学校的
: 高尔夫的伙伴百分之95都是国际学校的。这些年见过太多国际学校的孩子和家长了
: 感觉所有的国际学校的孩子都有种深深的危机感,就是怕对方看不起自己。孩子们在一起刚聊几句天,就迫不及待的说我用什么手机,什么笔记本,家里开什么车,家住多大的别墅。我儿子私下就跟我说"他们跟我说这些干嘛啊,我们也没那么熟"。我儿子本来对那些国际学校是有滤镜的,现在完全去魅了……
--
FROM 114.25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