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海淀三年级课表,英语和音乐课一样的比重了
我是不能理解为啥那么多人死磕英语。见过好几个特别重视英语的,英语确实好,小学的时候挺出风头的,但到初中也就那样,泯然众人了,严重的还休学了。
英语的区分度不大,很大程度上都是拼的时间和投入;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天花板不高,你再怎么学,也好不到哪里去,越往后费效比越差。
【 在 mytt 的大作中提到: 】
: 英语纯属浪费时间,还不如音乐有意义
--
FROM 218.249.94.*
各种考级,什么KET PET 剑桥之类的,学而思什么的高级班,等等,朋友圈经常发;表演朗诵,访学时也很出风头。
英语作为外语,就是个工具而已。
我曾经有个学生,父母都是外交官,英语确实非常好,比我院几乎所有老师都好,那又怎样呢?我院又不拼英语,甚至写英文论文他都没多大优势,还得看你做的什么。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 请教英语确实好,体现哪些方面上,出风头又在什么场合?
--
FROM 218.249.94.*
英语好有一点点优势,主要是对外交流和国际会议报告的时候。专业文献阅读和写作是英语最重要的用途,但和日常英语关系不大,现在AI普及就更无所谓了。能进我院的,英语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英语再好也只是锦上添花,对于评奖推免申请出国影响都不大,远不如实实在在的科研做得好。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 全国范围内,各层次学校的理工科学院,有多少需要日常【讲】英语?应该比较少
: 日常开组会,小组内也不需要讲英文;学生也很少,需要用英语作学术报告;看着用处上确实并不广泛
--
FROM 218.249.94.*
交流最重要的方式还是论文和数据,光嘴巴会说有屁用。
华人的口语发音比日本人印度人强多了,但欧美根本不认为华人的交流能力强,远不如那满口咖喱味的英语好使。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作为理工领域内,如果不是家庭背景,仅仅靠自己努力学英语
: 也很少见到,英语交流较为流利的学生,即使在国外留学多年;
: ...................
--
修改:youyo FROM 218.249.94.*
FROM 218.249.94.*
达到这个水平根本不需要从小卷英语,也不需要去读那么多英文读物,更不需要去学什么英文历史文化之类的,感兴趣的看看就得了。我看到的从小卷英语的那几位,根本没能力站到学术报告讲台上。
说到底,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需要合理分配。花到英语上的时间精力多了,其他方面就少了。英语学到一定程度,投入产出比就会越来越差;学得再好,现在用得上的地方也不多。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 理工科的交流能力
: 就是【本学科范围内】英语学术报告,这个【本】指某一个理工专业领域,
: ...................
--
FROM 218.249.94.*
周围的人至少一半以上有海外经历,海外3年以上的至少四分之一。有在海外拿到终身教授甚至自己创立研究所中心的,有在国内当校长院长的,英语口语有好有坏,但大多数大佬的口语流畅和标准程度比不上现在的孩子们。
日常生活中很少用英语,出国旅游的时候用一下,国内偶尔碰到老外聊几句,老外朋友多半是邮件交流。
工作中读写很多,偶尔做报告和开会需要用到。
交流效果如何,主要是看熟悉程度和准备工作。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作为儿童家长的角度,可以看看海外留学多年,归国理工学者们;
: 如果,身边有这样的同事、朋友
: 他们英语交流能力如何? 从平均水平看
: ...................
--
FROM 218.249.94.*
你想表达什么意思?
学英语是为了啥?装逼?别人听了以为你是地道的**人?
交流的话,根本不用花那么多时间精力,完全没影响。
升学工作就业的话,英语根本不是主要因素,不需要从小鸡。
我的意思就是降低英语课比重是应该的,课外也不必要投入太多精力到英语上。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 以下都是作为孩子家长间,根据身边情况,来安排孩子学英语的讨论
: 1.【但大多数大佬的口语流畅和标准程度比不上现在的孩子们】
: ...................
--
FROM 218.24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