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小奥vs超前学
这才是理科学习正道啊
【 在 littlecherry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实是,我上学时数学物理的模型公式,只能是自己全部推导出来一遍才能记住
--
FROM 125.45.110.*
嗯 本来挺好玩的东西 如果发展到只是讲套路记套路 就完全背离初衷了
【 在 hutu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也看了学而思高思的小奥教材,觉得小奥大部分是邪门的东西,只有一部分有价值,所以觉得学有余力,还是超前学。
: : 买了学而思T4 看了眼培优A的“鸟头”还是啥头模型 基本就是相似三角形 玄而又玄的起个名字 连个三角形高的辅助线都不带画一条的 直接告诉结论符合这种特征的图形三角形面积比。。。
: : 本来还想让娃看看小奥开阔一下眼界拓展一下思维(本人没学过奥数)现在感觉还不如直接超前学 至少学的确实是数学而不是套路。。。
: --
:
--
FROM 125.45.110.*
这名字霸气!看来小奥是真正的文理大综合啊:)
【 在 hutu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再说一个,是不是有个叫将军饮马的模型?我第一次听我外甥说,都不知道这是啥玩意儿,他一拿过题,我去,这么简单的东西,非要起个不伦不类的名字。看到题,知道说的是啥东西,我才给孩子从平面几何讲了讲,又给扩展了下几何光学的知识
--
FROM 125.45.126.*
还有 我给孩子做题(他们还很喜欢在上面做题的 更多是觉得触摸屏和手写笔好玩。。。)有题目问俩分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 这俩概念在咱们那年代是只对正整数而言的吧?虽然也理解可以拓展到分数 但意义何在。。。
【 在 Real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学过,名词积累不足啊
: 只知道光的镜面反射,不懂将军是谁
: 真是羞愧啊
--
FROM 125.45.126.*
关键它做视频不能默认大家都是中下直接给结论吧 — 这种教法在哪个学校哪个年级都配得上一个庸师称号吧
【 在 paipaixi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有没有试过直接刷题不听课?上等的自己就能推导出模型;中上等的能找到思路并总结,中等的不敢做不做得出来,看答案后能理解模型并应用,这两种需要家长带着推导过程。中下的才背模型记套路,甚至连套路都玩不明白
--
FROM 125.45.126.*
嗯 这个表述很棒 也值得我们警惕(确实会有最优路径的想法。。。)不过我们迄今每天半小时的数学或国象 白天上学及课后托班就是玩 觉得后面得适量加码了 离填满还远得很。。。自个儿看了下视频就是不想娃接触一些低质量的套路给带偏了。。。
【 在 wuxiaoqiu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待小孩子要放轻松。不要总是想着把娃的时间都用所谓家长认为有用的东西填满,不要试图找到现在与未来两点之间最短的那条线段路径。奥数只是一个game,里面更多的是一种乐趣,想玩就玩一玩,不要跟未来什么科研甚至菲尔兹都联系起来。小孩子需要游戏,而奥数对于一些孩子非常有趣,就好像围棋、乐器、篮球那样。
--
FROM 125.45.110.*
是的 我犯了把学而思视频等同于奥数的错误
问题是换学习资料也还得大人带着 — 我们偷懒的初衷并未实现。。。我觉得目标比一般课内难一些就好 也不指望他搞竞赛 太难似乎也没必要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奥数是同级知识范围内更难的题
: 如果觉得全是套路 先考虑换学习资料
: 学习资料是套路不代表奥数是套路
: 而提前学课内范围 跟奥数相比是简单的
: 至于奥数能不能开拓思维这不好说
: 也可能就是更强的思维能力通过奥数被显现出来
: 而不是因为学了奥数而有更强的思维能力
--
FROM 125.45.110.*
你说的一课一练如何?就准备让他平时自己做那个 再每周一起做点好玩的题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就找点有难度的练习册就行
--
FROM 125.45.110.*
啊 我们需要一本英文练习册让他马上可以上手的 中文的还得念题 感觉其它英文习题很难难过祖国版。。。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太好说
: 可以先找一本试试缘分
: 我家老大用过一段时间
: 感觉题没有中文的有意思 难度低英文翻译有点怪
: 所以后面还是回归中文练习册了
: 小的刷完了一套计算题练习册 现在就53走着
--
FROM 125.45.110.*
所以我觉得先往前学也是一个思路 后面英文习题类型多起来难度也能提上来
他还没怎么做过题 从容易点的入手也对信心有好处 从这个意义上一课一练估计还挺好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我真不熟了
: 我看过igcse题目 约等于不用做
: 介于基础和竞赛中间的英文练习册还真没找到
--
FROM 125.4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