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真诚求意见:英语是该自己教还是报班
但是他们追求的是 无痛
我追求的就是 适度的痛
太痛了减,太轻松了加
这是基本理念的区别
【 在 jackalov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个也没错
: 我觉得上面的人说的和你的是一致的,只是没那么观点鲜明
: 分级不停的升级,就是一种难度升级
: ...................
--
FROM 171.222.187.*
对,学习的过程更重要
在过程中培养各种学习的能力
而不是某项结果
【 在 jackalove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可能 要重视过程,而非很在意拿到结果
: 很多时候 太想要结果,而很快就放弃尝试
: 如果在过程中能体会到乐趣,就会去收集一切工具和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度过瓶颈
: ...................
--
FROM 171.222.187.*
但是内啡肽分泌是按你感觉的程度
就像吃辣吃惯的人
吃微辣就没感觉了,就不会有爽了
就是要有 辣 的感觉,才会大量分泌
【 在 jackalove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许只是概念定义不同
: 自己感知不到那难度带来的痛感 ≈ 无痛
: 难度梯度很小的话,也就没什么痛感
: ...................
--
FROM 171.222.187.*
到专家这个级别
确定能解决的问题可能都不会有兴奋的感觉了
他们尝试的可能是哥德巴赫猜想这种花一辈子都解决不了的问题
【 在 jackalove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我觉得,你这也不对
: 某个领域的专家,碰到他人觉得棘手的问题,反而觉得兴奋:挑战又来了
: 这时候 肯定不会觉得很痛或压力重重,但是他解决完问题 依然会得到提升
: ...................
--
FROM 171.222.187.*
到工作了
大多数人的工作日常都变得很boring了呀
虽然这些日常,也是学生阶段根本做不了的
【 在 jackalove 的大作中提到: 】
: 熟手也一样
: 挑战的兴奋 盖过了 难度带来的压力,也就不需要你说的内啡肽来驱动了吧
: 按数据来说的话,你说的也许是 50%的熟悉+50%的陌生
: ...................
--
FROM 171.222.187.*
想了下
你说的压力导致的兴奋
和我说的内啡肽
本质上就是一回事
人是可以通过记忆回忆来通感的
【 在 jackalove 的大作中提到: 】
: 熟手也一样
: 挑战的兴奋 盖过了 难度带来的压力,也就不需要你说的内啡肽来驱动了吧
: 按数据来说的话,你说的也许是 50%的熟悉+50%的陌生
: ...................
--
FROM 171.222.187.*
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极限
很多人再怎么也搞不懂奥数
科学家很多也一辈子陷在某个题目里
没过就难
过了以后就变很简单
【 在 jackalove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时候觉得很奇怪,但是道理也很简单
: 之前觉得难如登天的事情,一旦掌握了技巧和开窍了,不断的练习一会,就达到了易如反掌的境地。
: 但是之前是像登天一样难的
: ...................
--
FROM 171.222.187.*
每种主要递质都有分析呀
就你这篇里也写了
综上可见,我们可以说,大脑给予的真正化学奖励,就是:内啡肽和花生四烯乙醇胺——前者是生死奖励,后者是生存奖励,而多巴胺就是对这两者的预测期望。
而花生四烯乙醇胺分泌的场景不同,睡觉吃饭。
所以最后还是归于多巴胺和内啡肽。
【 在 jackalov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你这么归类过于暴力,驱动人的神经递质很多
: zhuanlan.zhihu.com/p/102285601
:
--
FROM 171.222.187.*
没有意义的苦才是没苦硬吃
你说跑步锻炼是没苦硬吃吗?
不如躺在家里耍手机?
吃辣是没痛硬吃吗?那么多人爱吃辣呀,因为生理机制会对这种痛带来奖励呀。
按你的说法就是否定了跑步锻炼和吃辣
因为这都是有痛的行为。不跑不吃辣就无痛了。
突破困难获得成就这种体验
本身就是人类社会里有重要意义的能力
挫折教育早就是主流的一部分了
控制内啡肽的分泌,加快学习效率,所有学科通用
这是明显可见的能力
哪里没意义了?
区别应该在于是不是基于科学的
有没有理论和实验支撑
而不是半文盲的爸妈拍脑袋让小孩去吃苦
【 在 DreamDream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追求不要“没苦 硬吃”
: 无痛当然好过有痛,能无痛还要制造痛,这就是咱们的分别了
:
--
修改:zyd FROM 171.222.187.*
FROM 171.222.187.*
我想说一句
论坛本身就有身份的隐含条件的
水木本身就是高知论坛,最早是清华校内论坛来着
所以这里的人不会考虑埃塞俄比亚的贫民
甚至不会考虑中国的农民工 留 守儿童家庭
考虑的问题是,来这里的人的家庭,有没有可能能做到
这个比例和整体的比例,本身就是有很大差别的。
另外也没那么随意
我小学一年级考试才八十多分
前几年纪都记着挨板子,罚抄错字一百遍到手痛
即使有点理工科天赋
没有上面的痛苦过程,起码语文英语是会掉队的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我见过的前10%
: 很多都是随意就10%了
: 当然不是说不干活
: ...................
--
修改:zyd FROM 171.222.187.*
FROM 171.222.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