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6岁以前运动玩耍比学习重要
赞
这种经历体会 对大家挺有帮助的,也有启发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家小娃小学前也没学语、数、英,幼儿园会涉及到一些学科类的游戏及知识,我家小娃表现弱爆了,什么都不怎么会的那种,公认的笨娃。
: 小班升中班那个暑假,就像是命运安排,缠着我教他围棋,觉得太小不教,缠了3天就教了...结果人设反转,进步太快。
: 幼升小也没学任何东西,甚至大班的下学期还办休学了(几万费用也不退)...
: ...................
--
FROM 14.19.58.*
关键孩子自己认可
最惨是一些家长被忽悠让 孩子不感兴趣的情况下 去考级(类似钢琴、围棋等)
孩子一考完就 扔了
【 在 Samstag 的大作中提到: 】
: 围棋不错了,我们象棋更惨。拿过全国第四,班主任就哦了一声。后来拿了个乒乓球区冠军(北京人最少的区,经开,而且专业的小孩都没来),学校竟然特意发公众号。
: 大众项目关注度高,而且那个乒乓球比赛是教委办的,学校就重视。
: #发自zSMTH@HD1900
: ...................
--
FROM 14.19.58.*
我感觉 经典著作,经典教材,期刊论文 这些好多都是针对一些去群体
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个体
家长长期陪伴才更能因材施教
【 在 Pandora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法沟通,我试过了,也放弃了,我选择说我想说的。你也不可能相信我是受过科班训练的,是有鉴别力的。
: 你真对教育这回事感兴趣,可以去读一读经典著作,经典教材,同时看一看最新的国内外期刊论文。
: 不看倒也能发帖,毕竟教育这个事情,门槛太低。
: ...................
--
FROM 14.19.58.*
是的
书本带来不少普适性间接经验
但是深入陪伴更加重要
我家甚至兄弟两个性格差别都挺大
我 从小到大都能了解 他们兄弟2个 语数外体在 班级/年级的大体区间
和 在学校的 社交情况
因为基本上小学所有老师、 绝大部分校队孩子 都认识我
所以我也可以从侧面打听孩子的情况。
但是到初中就没这个条件了
【 在 Pandor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就涉及了一个问题,理论和现实的关系,理论永远是从有限实践中来的,而我们每个人面对的孩子,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
: 确实是,如果不能把书读活,看教育理论的书越多就会越糟糕。
--
FROM 14.19.58.*
我在广州
这边 中考自招(集团内pk)、名额到校 很大程度 是校内pk
所以 听说 很多中学家长都偏沉默
【 在 Pandor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学家长基本上是另一类生物,也不知道是因为娃太优秀所以不稀得吱声,还是因为娃太闹心所以没力气吱声,总之是都偏沉默。还有元气天天自夸和夸娃的,是稀罕品种了
--
FROM 14.19.58.*
是的
这边 还是 中考前 填志愿
会不会有一些空间可以操作?
例如 ABC 三个优质高中 都有 3个名额到校 到 某个初中
(假设除了自招外)最有竞争力有10个人
那这 10个人 报哪个学校的信息 就都盖得死死的
比如 如果 知道有4 个人 报A 4个人报B, 那么第10名直接报C 就机会大了
(第10名如果有关系会不会打听前9个的志愿情况)
【 在 Pandor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们那里这么搞,真是太挑战人性了,以后北京也一样,校额都是本校争,不让名额的都是仇人
--
FROM 14.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