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王虹和韦东奕的职业生涯比较是不是对奥数的沉重打击
是的,相当于为他们打广告了。机构出人出钱的目的还是赚钱,为了忽悠更多人来交钱,可以说“全民参与”就是他们想要的。至于够得上奥赛获奖的孩子将来有多大成就,参加培训的孩子是否能从他们的培训中获益,他们并不在乎。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于够得上奥赛获奖的人,机构并不赚钱,甚至愿意出人出钱,所以你觉得的问题出在全民参与身上。
--
修改:youyo FROM 218.249.94.*
FROM 218.249.94.*
我赞同你的观点。
竞赛没问题,但机构有问题。
无论是培养人才还是选拔人才,机构都是负作用。
【 在 whatswr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找错对比对象了。韦东奕和王虹对数学的热爱都是发自内心的。只是一个参加了国际奥数比赛。王虹走的路更像八中少年班高考路线。结果殊途同归都进数学百花园。
: 中国的奥数人才培养机制确实有些为了奖牌而奖牌,为了升学而竞赛。那些自以为在培养数学人才奥数专家们,更多的是在毁人不倦
: 发自「今日水木 on 菜鸡互啄啄出优越感」
--
FROM 218.249.94.*
竞赛没问题,我赞同。
我认为有问题的是校外培训机构,他们是急剧放大的奥数和竞赛人数的主要推手。这些机构的目的就是赚钱,竞赛或升学都不过是他们利用的手段而已。
正如你所言,天赋是天生的,机构不可能给与;证明天赋需要付出成本,竞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证明天赋,但机构显然不是为了证明孩子的天赋。机构让家长和社会相信,通过他们的培训能够让孩子获得天赋以外的优势,才愿意付出高额费用。
公平的升学制度必不可少,不能把锅甩给升学制度。
【 在 hfyx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确实两个课题。
: 相关性,已经证明了,done。
: 因果关系,确实关系不大。竞赛主要是选拔功能,附带学到一些知识。国集级别的选手如果把搞中学竞赛的经历用到大学数学的学习上,在初中阶段完成相当比例的本科数学的学习是完全有可能的,但很可惜,他们要先解决升学问题,一切都在高考制度下,魔都的言哥在阿赛获奖后还要参加中考,多么有趣的画面。
: ...................
--
修改:youyo FROM 218.249.94.*
FROM 218.249.94.*
我反对的不是竞赛,而是泛滥的校外培训机构。
【 在 hfyx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确实两个课题。
: 相关性,已经证明了,done。
: 因果关系,确实关系不大。竞赛主要是选拔功能,附带学到一些知识。国集级别的选手如果把搞中学竞赛的经历用到大学数学的学习上,在初中阶段完成相当比例的本科数学的学习是完全有可能的,但很可惜,他们要先解决升学问题,一切都在高考制度下,魔都的言哥在阿赛获奖后还要参加中考,多么有趣的画面。
: ...................
--
FROM 218.249.94.*
恶意揣测一下,这人可能就是一鸡娃失败然后想赚这份钱的大妈。
她拿王虹跟姜萍比,是因为她只能看到都没得奖这一点。
【 在 H2QQ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好意思,大家觉得王虹厉害不是因为王虹可能得菲尔兹奖,而是因为她做到了方向里的top。你的诡辩术也就糊弄糊弄傻子,在这里还想鬼扯。你歧视我?不好意思,你还不配。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修改:youyo FROM 218.249.94.*
FROM 218.249.94.*
哈哈哈
高贵
吃瓜
智商有问题
高低贵贱
不配
这些说法除了你,还有谁说过了?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你拿她们比,总觉得姜没王高贵。
: 我拿的两个例子是说没获奖呢就开始吃瓜,你再拿一个比你认为的姜还低水平的,我也照样用,听清楚没,没有就是智商有问题,没有理解能力,就别揣测别人想法,天天就知道高低贵贱的。
: 也不知道姜是招你惹你了,拿来没决赛获奖举例都不配,就你配。
--
FROM 218.249.94.*
谁和骗子一样?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认为姜没获奖,王没获奖,你没获奖,都一样
: 你认为姜不可与王一起讨论,你看看你多高贵
--
FROM 218.24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