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男孩什么时候能把心思放学习上
他念叨的都是纸面看来的,并不能确证思维能力强。
思维能力还是要从基础做起吧。
【 在 beautydog 的大作中提到: 】
: 周六大风天的时候,娃的男同学来我家玩。
: 在阳台上看树,就判断风力是几级,花盆能不能吹掉之类的。
: 他口中念叨的时候,有数学里的数据,几公斤的花瓶,几级风。
: ...................
--
FROM 221.223.196.*
所谓的聪明大多还是虚妄的聪明,大多是把书本上的知识复述一遍。
幼儿如果没有输灌既定的知识,自我思考的表现就是“愚蠢”,我家小娃幼儿期几乎知识空白,是公认的笨娃-智商低,多年下来明显与事实不符。聪明更多的是输入知识的表现,并不是自有的素质。
【 在 zts 的大作中提到: 】
: 学习中最没用的就是所谓聪明,这个世界满世界都是聪明小孩,小孩要想学习好需要勤奋和好的学习习惯,其他都是假把式。另外未来学习好与男女,还是一年级课外班也没有任何关系。还有三好北京只有四年级以上才有,也跟学习好没关系。
:
--
FROM 221.223.196.*
不需要遵循前人的路径限制去悟出来。
幼儿是建立自己最底层的基础思维架构时期,是非常基础的,过早输入知识可能终止底层基础架构的思索,学习社会知识形式就直接上台阶了,而底层思维习惯不再有经历。所有科学艺术思想都是已经架构好的形式。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幼儿时期提前学的知识小学后很快就能跳上去,意义不大。所以我认为学龄前的幼儿不要进行直接的知识输入,多玩些非主观性的逻辑游戏,客观现象的“见多识广”是素材积累,而知识面的“见多识广”可能是有害的,要排除输入公理原理类的知识形式,让娃自己迷惑去吧。小学后慢慢进行知识形式的输入,毕竟要站上前人的肩膀,要学习。
有可能幼儿园时期的科普都是有害的,认知是符合当时正确的,但代价可能是思维固化,限制了思维底层的发展及筑基。
【 在 xishuai2014 的大作中提到: 】
: 能复述就可以了
: 我见过聪明的孩子,大概是教了1+2+……+100,能自己把2+4+……+100悟出来
: 我从来没见过一个小孩,没有教,能把1+2+……+100自己悟出来
: ...................
--
修改:scubawh FROM 221.223.196.*
FROM 221.22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