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育娃过程中的特殊性与一般性
郑渊洁的儿子就别当例子了,或者当反面例子。这几十年干成了啥事?所有事业基础都是老爸的基业,我怀疑是没有正产出的。
唯一欣慰的是,接触人少,比较宅,没被坏朋友带歪
【 在 ssteym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感觉有很多人,似乎都希望在育娃当中去寻找一般性的概率。比如说娃在多少岁的时
: 候应该干嘛,甚至都能定下具体的数量标准。
:
: ...................
--来自微微水木3.5.17
--
FROM 223.104.40.*
这个二十倍的说法莫名其妙,我们还是用成长的数据说话吧。
郑亚旗2011年担任郑渊洁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之前干的事基本不包括推广父亲的书。然后我们看看前后几年的郑渊洁版税收入
2007,570万
2008,1100万
2009年,2000万
2010年, 1950万元
2011年,1200万元
2012年,2600万元
2013年, 1800万
2014年,1900万
2015年,2000万
2016年,1900万
可以说除了和郑亚旗无关的2010年前高速增长,后面基本没啥变化啊。
【 在 ssteym 的大作中提到: 】
: 销量干了20倍?
:
:
: ...................
--来自微微水木3.5.17
--
FROM 223.104.40.*
不是失败,是这个职位可有可无。。。
我想起前段时间郑老爷子决定隐退,因为这么多年干不死盗版,维权到死心。60多岁了还在一线抗击盗版,儿子呢?子孝何须父向前?这里有点道德绑架,但他儿子为人子,为传播公司董事长,做了啥?新闻里的事例全是郑老爷子啊,儿子不就是挂个名吗。
我也说了,没学坏可能就是富二代最大的成功。
【 在 ssteym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觉得一个公司只要没有增长,哪怕是平稳运行就是失败?
:
: 我很有兴趣了解你对你娃是什么要求:你觉得他/她要怎样做才不是失败?
: ...................
--来自微微水木3.5.17
--
FROM 223.1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