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中小学生10岁后多做点练习是需要的

--
FROM 114.246.239.*
中小学生10岁后多做点练习是需要的
没有压力的阅读学习是挺爽的,既可以解闷,又可以开阔眼界涨知识。特别是“无聊才读书”的那种。但中小学生不宜这样,因为他们有必要接受一些比较艰苦的训练。
打算在国内学理工的孩子,在中小学阶段可以少量读一些科普类的英文读物。考上一流大学后再逐步扩大相关的英文书刊阅读量。这才是合理的安排。
相关的专业英文资料关键是能否看懂其中的数学推导和物理机理阐述。
我认为国内的理工男更多的英文阅读应侧重于专业的论文资料,而不宜在中小学阶段研究太多的英文资料,因为他们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本版有网友指出,打算在国内发展的学理工的孩子追求英语母语化很可能会得不偿失。
--
FROM 114.246.239.*
日本明治时期泽柳政太郎推行的为小学生减负、使教学贴近实际以及增加其学习乐趣的非应试教育
泽柳政太郎(1865—1927),1888 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曾任日本文部省副部长、京都帝国大学总长、帝国教育会会长等职。
明治时期,日本小学生需要考试及格才能升班级的制度导致许多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学童过度疲劳。泽柳认为这不仅有害学童的身心发育,而且还形成了为应付考试而学习之陋习。于是在明治33年,他对日本的小学教育进行了改革,其改革内容有:1、普及小学教育;2、废除小学阶段的升级和毕业考试,依据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来评定其学习成绩;3、将原本分开的阅读、作文、习字三科目合并,以减少一周内的授课时间;4、减少小学生应学的汉字数;5、规定体育课为必修课,合理配置智育和体育的比重。
--
FROM 221.223.51.*
此外,泽柳还尝试推行将部分授课移到野外现场面对自然实物进行教学,以避免课堂教学与实际脱离,以及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增添学生学习的乐趣。
--
FROM 221.223.51.*
然而,其后的几年间,日本由于每年小学毕业生增多了,而初中校却很少,结果小升初的竞争变得非常激烈,泽柳的改革也因此受到质疑。此外,日本军界也开始指责泽柳的教育改革导致日本新兵员的实际文化知识水平不及格。当时日本因战事需要加强军备,而明治39年,文部省对因战事而征召的二十岁男性的知识水平进行的调查报告指出:很多人不会小学教科书里的汉字和计算,并没有达到与其学历相当的知识水平,其原因在于泽柳实施的教育改革过度排斥了记忆背诵,而且忽视了基础计算训练。
--
FROM 221.223.51.*
面对小学毕业生知识水平低下的新难题,泽柳政太郎不得不指示重新重视考试,其改革在现实面前只得步步退让。
--
FROM 221.223.51.*
该背还是得背
看柯南,日本人对三国 孙子兵法也很熟
吴越同舟,一般中国人可能都不知道这个典故,咱们说 同舟共济,出自孙子兵法
【 在 Yanght56 的大作中提到: 】
: 面对小学毕业生知识水平低下的新难题,泽柳政太郎不得不指示重新重视考试,其改革在现实面前只得步步退让。
--
FROM 117.129.57.3
华罗庚那个年代跟现在能比么,以前是你妈劝你多喝点水,现在是水管直通食道,还喝啊
【 在 Yanght56 的大作中提到: 】
: ...
--
FROM 61.149.74.*
我们仍愿意喝呢。
【 在 senyu2 的大作中提到: 】
: 华罗庚那个年代跟现在能比么,以前是你妈劝你多喝点水,现在是水管直通食道,还喝啊
--
FROM 221.223.51.*
你可以愿意,不代表这个有益
【 在 Yanght56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仍愿意喝呢。
--
FROM 61.14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