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谈兴趣:所有的喜欢都是愉悦的,冲向顶峰的坚持都是残酷的
通透。
家长真的是要想明白这件事。因为孩子是绝对想不明白的。看到无数家长掉坑。
让孩子疯狂训练平衡车,甚至达到专业运动员强度,就为了6岁之前的那点比赛,刚上小学这个运动也就退役了;
让孩子学了七八年中国舞,软度的苦全吃完了,结果上大学练舞蹈社都选不进去;
破坏了亲子关系拿下钢琴10级,孩子以后再也不碰琴。
孩子的兴趣都是始于喜欢,兴趣班也有很多方式可以让孩子喜欢,但孩子是无法独立判断,这项想去长期发展,是要付出什么,可以得到什么的。这个问题家长要替孩子想的明明白白。
【 在 hatea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学围棋的时候,很多家长常常会问一个问题,我们也不例外,就是为什么:为什么让孩子学围棋?
: 不喜欢很多公众号上经常发的学围棋的若干个好处之类的文章。类似于“学围棋使你的孩子专注”、“学围棋提升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学围棋的孩子数学更好”……暂且不说这其中是否有真正的因果关系,即便有,难道你是为了让孩子的数学更好来学的围棋吗?那为什么不直接把这些时间好好学数学呢(一般是数学好的孩子多半适合围棋,围棋是一种需要计算力的智力运动)。这些“为什么”是给了一些在学与不学中犹豫不决的人们一个安慰自己的理由。那么,你的孩子,为什么学围棋?
: 第一个回答,喜欢。
: ...................
--
FROM 1.119.141.*
小孩子哪里懂什么真正的喜爱。
【 在 smallpapaya 的大作中提到: 】
: 纠结是因为不是真正喜爱
--
FROM 1.119.141.*
错了。能力和追求,才是引导人走很远的。
说真正的兴趣引导人走很远,无非是为自己没有走很远找了个“没有足够兴趣”的借口罢了。
【 在 smallpapaya 的大作中提到: 】
: 倒腾来回来去就是这点登顶啊之类。真正的兴趣能引导人走很远,而不是想着啥登顶。
--
FROM 1.119.141.*
在任何领取,即使小孩阶段,达到顶尖的人,并不是因为ta比其他人更热爱,而是ta的特质+付出组合起来是最优的。
热爱只是个入门,不起决定作用。
【 在 smallpapay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真的可以有。
--
FROM 1.119.141.*
我想说的其实在另一个回复里面说了。我是不喜欢把某些人在某些方面的成功归因于热爱的。因为那样会很容易给自己找借口。
【 在 smallpapaya 的大作中提到: 】
: 只有热爱才能让你自愿投入时间,做事情比别人多走一步,你以为应试能达到这效果?为应试最常见的就是这个不考,不值得学。
--
FROM 1.119.141.*
楼主说的残酷是冲向顶峰。
那里的残酷包含了天赋,包含了超级高的训练强度。这两方面在非顶峰玩家看来都是遥不可及的。
显然你们没有走在冲向顶峰的路上,而是在一个舒适区的范围内。这里没有贬低的意思。我认为你提到的成绩以及每天的训练,在兴趣领域已经很强了。
【 在 mil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需要竞赛啊,本地的比赛基本都参加,有时候去外地比。单项名次也不错。之前为了明年国际魔方大赛能有报名资格,每天练1-2小时。
: 爱好,不一定是饭碗吧。这一行拿到世界冠军都成不了饭碗。纯爱好。
: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119.141.*
热爱勉强算是个必要非充分条件吧。但你的意思话里话外它是个充要条件。
【 在 smallpapaya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热爱就那么回事
--
FROM 1.119.141.*
我认为全国前十吧至少。
【 在 miller (人在旅途) 的大作中提到: 】
: 楼主没有定义什么是顶峰,也没说什么是冲向顶峰。
: 如果要做到世界排名前十(姑且认为这个是顶峰),我觉得这个需要一点天赋。不是付出努力就行的。
: 如果说往顶峰冲,我觉得付出时间和努力,且长期坚持就算吧。你不妨说说你怎么看这两个概念。
:
--
FROM 111.197.237.*
那可能算少有的没那么痛苦的赛道了,不过残酷性还在,残酷就变成了天赋碾压。。
【 在 mil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需要天赋了。我感觉如果天赋够的话,应该还是可以愉悦的拿全国前十。这一行我接触下来基本是孩子自己选的赛道,如果不愉悦坚持不下来。
: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119.141.*
这点跟你想法不同,我认为人和人差距有时候比人和猴都大
【 在 smallpapaya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通常人的差异并没你想象那么大。真正热爱那投入的精力时间乃至学习状态就不一样。不热爱那可能放弃的很快。话说我当年留学的时候,多少国内名牌大学博士读一半转CS为了找工作,之前学的根本不在意放弃。
--
FROM 1.11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