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评价孩子智商的几个标准
我的标准很简单,学奥数需不需要父母辅助这一点就可以判断个八九不离十,我身边参加湖北高考读上海交通大学的孩子,她三年级父母就不管她学习了,父母根本不会奥数题,都是她自己在学而思学,她靠自己去学而思集训队免学费。还有一个孩子,考上明心数学顶级班,由刘嘉授课,这是一个七八十人的大班,课程难度很深,孩子完全靠自己学,家长一窍不通,最后孩子小升初去了TOP1初中。而普通孩子在学而思敏学班都学不清楚,还需要家长回去加餐辅导课后作业。
【 在 yumenn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闻一知0.5,差生,班级后一半的学生
: 闻一知一,普通学生,班级排名中等
: 闻一知三,普通学霸,尖子生,可以985
: ...................
--
修改:Itsraining FROM 117.151.17.*
FROM 117.151.17.*
这本书的作者开的机构“明心书院”,教奥数的
【 在 rswilp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心数学是啥?展开说说?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这本书的作者开的机构
--
FROM 117.151.17.*
那个女孩是学习情商高,情商也不是想多高就多高的
【 在 kobe24Hero 的大作中提到: 】
: 智商真的不重要,达标就行了,只要孩子不笨,比如正常人90,孩子能100就可以了,因为100~140都属于一个阶层,在这个阶层里,智商差根本不是孩子的成绩好坏的决定因素,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努力坚持,这才是决定性的。
: 除非你完全超越了这个阶层,比如160,180以上的智商,那确实不能当普通孩子看待,可以走跟普通孩子不一样的路,比如奥数拿奖之类的,不过这都是凤毛麟角,这个赛道也比较卷。这类孩子普通学习确实轻松超越大部分人,成为学霸。
: 举个我高中的例子,山东某高校,省重点。当年我也是参加过各种数理化竞赛,但是都止步于市级一、二等奖,我们这届全校就出了十个左右省级,最后一个国家级的物理竞赛一等奖和化学(还是物理来着)一等奖。得物理国家一等奖的哥们跟我一个班,后来凭此奖保送清华应用物理专业了。他确实智商比较高,但是也没有高出天际,按前面我说的标准,可能150~160那种。他也成为唯一一个当年我们这届上清华的。
: ...................
--
修改:Itsraining FROM 117.151.17.*
FROM 117.151.17.*
所谓习惯和人自身的性格有很大关系,粗枝大叶的人很难有什么细心的习惯,你真的可以改变所有孩子的习惯吗?
【 在 kobe24Hero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情商也不是想多高就多高的,智商也不是想多高就多高的,财商也不是想多高就多高的。。。。啥商也不是想多高就多高的啊。
: 而且你所谓的“学习情商”,其实就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总结的思维习惯,这些是可以从小后天培养的,因为这些并不是天生的,不像智商基本就是看先天。而且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一定范围内的智商优势是起不了什么决定性的作用的,而且智商无法培养;决定性的因素还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是可以培养的。
:
--
修改:Itsraining FROM 117.151.17.*
FROM 117.151.17.*
要改也得他们自己想改,改变别人是很难的
【 在 kobe24Hero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可以改变了,只不过根据不同孩子的性格,难易度不同罢了。
: 所谓“因材施教”就有这方面的意思,我感觉不仅是面对不同性格的孩子教会他们知识,而且更要面对不同性格的孩子,引导和培养他更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更加重要。
: 最起码,习惯再难也是可以培养的,培养多少看下的功夫了。但是智商,无法培养,而且根本不值得在上面浪费时间培养。
: ...................
--
修改:Itsraining FROM 117.151.17.*
FROM 117.151.17.*
引导太常见了,要不要接纳完全在于孩子心情
【 在 kobe24Hero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啊,所以就就需要父母老师得把孩子往这方面引导啊,建立一个好的习惯本就不是容易的事!否则人人都是学霸了,那还有粗心、马大哈、懒这一说?
:
--
FROM 117.151.17.*
引导别人太难了。还不如靠他们自己呢。他们自己觉得习惯不好导致吃亏,自己觉得需要改正才高效。外人干涉基本都是低效的。
【 在 kobe24Hero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正好说反了,恰恰是不常见,很多父母不会引导,以为催促两句就算引导了,结果没有效果就只能归咎于“孩子心情”原因了。
: 在这方面父母还是得多点耐心和坚持,少整些无用功,比如开发培养孩子智商什么的,完全不值得浪费时间和精力在这方面
:
--
修改:Itsraining FROM 117.151.17.*
FROM 117.151.17.*
我们就是天天盯着,孩子就那样啊。不管孩子的人根本不来本版。都是孩子自己的事,真的要靠他们自己。给他们借口甩锅给父母,他们就废了。
【 在 kobe24Hero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又错了。
: 难就不做了?孩子怎么能靠自己?99%的孩子靠自己只会放任自流,完全成不了材。
: 当然不管孩子了,躺平的另说。
: ...................
--
修改:Itsraining FROM 117.151.17.*
FROM 117.151.17.*
学而思的本质是资本,校区全市遍地开花,学生数量庞大,可以说占了培训市场的至少半壁江山。刘嘉的机构在学而思面前就是个小作坊,当年好像就两个校区,不超过三个,招生规模天上地下。明心本身就不能和学而思比,所以明心顶级班也不能和学而思集训队比。而且明心是大班制,通常一个班四五十人,顶级班人更多,座位按学生成绩从前往后排,而且明心就讲课,课后放羊,完全不和家长沟通,所以明心的顶级班真是淘汰了不能独立学习的孩子,凭孩子自身素养考进去的,而且刘嘉对顶级班的家长说“不要辅导孩子作业”,家长事后吐槽说“艾玛,真看得起我”,其实家长根本不会。我身边有个家长中专毕业,有幸孩子喜欢奥数,考上了明心顶级班,但是进去了听不懂,家长没办法又给他请了一对一老师额外辅导,最后这孩子没听说考上名校,上课听不懂估计最后被淘汰的。反观学而思一个班20来人,而且学而思集训队请的肯定也是名师。但是我记得有一年某小学奥数全国比赛,北京学而思团体第一,武汉明心团体第二,武汉学而思考得如何不清楚。
【 在 ZhangJuZh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刘嘉带的明心顶级班,学生水平还是不如学而思集训队?
--
修改:Itsraining FROM 117.151.17.*
FROM 117.151.17.*
双减后没有学科培训,都是玩的那种兴趣班
【 在 ZhangJuZh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双减后,学而思已经不如从前了吧?
: :
--
FROM 117.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