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数学好但物理不行一般什么原因
信他们个鬼。
他们自己在大学都学不好。
【 在 MianH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以问问医生
--
FROM 111.48.134.*
第1,不是语文不好。是语言不好。
第2,按照某些语言学的观点,汉语是一种不精确的语言。
第3,中小学语文老师不行。
第4,如果你用英文写过学术论文,你就知道了。
第5,物理不行的根本原因在于不懂科学研究。而大多数非博士的师资的科研都不行。
第6,现在中学物理教育,在于培养科研人才,其基本思想完全是按照物理科研人才的要求进行培养的。
第7,物理的范式,第一,观察物理现象,第二,建立物理模型,第三,建立概念模型,第四,建立数学模型,第五,利用数学分析物理现象,从中获得物理性质和规律,第六,利用和发展数学求解方法,第七,进一步发展计算机求解方法。
所以,学生的物理不行,第一个原因是,对于物理现象的认知不清晰,表面是语文,实质是语言,语法、语义、语用,中小学语文老师,本科的语言学概论都不会用心学。第二个原因,物理模型,物理模型要亲自动手做。第三个原因,概念模型,用图形和符号来表示物理模型。第四个原因,将概念模型转换为数学模型。
前面四个步骤,正是中学老师所不具备的能力。
【 在 kettle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学基本可以进年级前5%,但物理始终在中游晃荡,如何提高?
--
FROM 111.48.134.*
这些物理现象,从宏观层次看,从微观层次。
宏观层次,是做了简化的。
在微观层次,是复杂的物理现象。
【 在 FDA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回想物理不行就是想的太多
: 怎么就理想情况没摩擦力
: 光是啥
: ...................
--
FROM 111.48.134.*
【 在 zoa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的不说,先把你前两条批一下
: 已经有语言学的观点,中文是二维文字,表音又表意,几千个字就可以穷尽表达出全部我们认知的世界,远比西方文字高级。
: 英文等西方语言,是一维文字,只能靠拼命造新词来拓展对世界的认识。我小时候,英语才只有三四十万单词,现在单词数量已经突破了一百万啦,什么人能记忆这么多单词?所以西方大行业之间壁垒都很深,因为互相使用的专业词汇都不认识,真隔行如隔山。在知识爆炸的今天,西方单
: ...................
--
FROM 111.48.134.*
物理现象,即使大学本科,都是做了大量简化的。
中学的物理现象,简化更多,自己不要乱。
很多实验,即使是本科生上课,都是体验式的。
只有课外跟一个老师,进实验室,才能真正有大把时间做实验。
科普的物理现象,为了吸引学生,专门搞一些复杂的物理现象,反而特别害人。
真正的考试和竞赛,反而是经典的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物理模型,朴实的很。
你要相信一点,中学决不会考复杂的物理现象、物理模型和物理原理。
即使竞赛,都是简化的物理模型。
复杂的物理模型,至少是研究生层次才开始搞的。
所谓简单的物理现象,就是课本上的。
反例,下雨,看起来简单,但实质上是复杂的物理现象。静电,看起来简单,实质是复杂的物理现象。
所以,无论是中学教材,还是本科教材,都是一带而过。
近代物理研究的发展,基本就是物理现象、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基于数学的“运动”分析、计算。
另外,把英语学好。
题干,中文看不懂,就翻译成英文再看。
【 在 kettle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学基本可以进年级前5%,但物理始终在中游晃荡,如何提高?
--
FROM 111.48.134.*
物理不是形象思维。
认知,对物理现象的认知。
人类为了认知物理现象,会用语言进行描述,也就是表示,或者表达。
在知识工程和人工智能中,经常用表示,现在有时候也用表达。
人工智能的术语叫知识表示。
所以,要学好物理,第一步是对物理现象的认知。
但是,很多物理现象,特别是网上的那些科普的物理现象,其实是非常复杂的,比如,放电现象,往往比较复杂,但是,有些lier为了吸引学生学物理,就搞这种花里胡哨的实验,但是,原理又只能简单地讲讲,里面深层次地东西,根本就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够讲清楚的。再比如,温度,有文字记载以来,人类花了一、两千多年才有温度这个概念。
本科做的实验,很多都是简化过后的实验,更不用说中学了。
所以,把教材上花了大量篇幅讲的物理现象搞清楚,才是正道。
现象的描述和认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老师,往往先入为主,并没有花大量的篇幅去讲,也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讲。
物理现象过后,再才是物理模型。
最著名的物理模型,就是斜坡滚球的模型,并不是忽略了次要因素,而是采用各种办法,减少影响因素的数量 。
很多物理模型,都是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才逐渐建立起来的,走了很多弯路。
只不过教材没有讲而已。
但是,这些失败的事例,对于物理学习来说,很重要,这是一个认知、知识形成的过程。
再才是概念模型。
你可以引导孩子,从斜坡滚球实验开始,系统地掌握这个范式。
还有一个很著名的例子,就是人工神经网络的建立过程。
到了人工神经网络,科学家对这一套方法掌握得比较熟练了。
【 在 kettle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学基本可以进年级前5%,但物理始终在中游晃荡,如何提高?
--
FROM 111.48.134.*
还是拿物理现象来说。
人类对物理现象的认知,是一个充满错误的漫长过程。
比如,对于电,各个文明都是认为神明。
学生学习物理,一开始要从物理现象的认知开始。
精细地观察物理现象,正确地描述物理现象,科学地刻画物理现象。
正确的描述,例如,电这种物理现象的各个方面,而不是那些雷公电母。
物理现象的各种方面,往往也是出题者的喜爱。
中考、高考的题目,关于物理现象的,网上一搜一大堆。
物理学不好,基本上就是物理现象的认知不到位,没有全面地、深刻地掌握物理现象。
要想掌握物理现象,自己要学会用学术语言去科学地描述物理现象,以及物理现象的各个方面。
【 在 kettle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学基本可以进年级前5%,但物理始终在中游晃荡,如何提高?
--
FROM 111.48.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