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自2019年以来CSP J1+S123奖项北京小学生得主去向
对的对的。我这眼睛啊该扔了……
【 在 wang77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入门组一个提高组
:
: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67.220.233.*
市三好一般语数英都好,市三好约5%左右,北京小升初约13万人,5%就是6500位市三好语数外俱佳的好学生,而四年里面J1+S123的小学生仅有219名,一年不到60名。这60名就全都是市三好也不奇怪,关键是剩下那6400多市三好都去了小强校么?
很多机构推销其他这样或那样的证书,但多数是相关培训人员在炒作和择校的关系,有的甚至交钱就能拿奖。而现在唯一能公开验证的,有且仅有信竞成绩和XSC有很强的相关性(可惜我娃当年XSC没这样的信息:-)
多说一句,鉴于现在奥数考试的乱象和混杂不堪,我不太看好其对点招的意义;当然那些学校自己组织的、或者极少数严格的除外。
【 在 hfyx 的大作中提到: 】
: 除了某些明确的学校明确以信竞成绩招的某些同学以外,对于具有较高双修水平的同学被上述那些明确的学校明确的招生计划之外的招生机会录取,奥数单一因素的概率大于信竞单一因素的概率,也大于双修因素概率。
: 对于广大没有出色信竞成绩而被录取的同学,有相当多的录取因素在语数英三好等范围内,且对于奥数成绩特别优异者,奥数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比较大。
: 你看这样阐述妥否?
: ...................
--
FROM 167.220.233.*
之前是可以公开考试、大家也都信服;现在各种奥数过程和结果都不公开,家长学校机构进入了囚徒困境,甚至传言交钱就能拿奖,结果当然不同。
语文考试就不必说了,就是公正性比较高的英语考试,有多少人分析过各级别证书和XSC的相关性呢?比如CAE/FCE/PET/小托福还有用吗?
个人经历感觉作用不大,当然个例最多仅是个例,相关性需要大样本的分析,可惜现在除了一些机构无法验证的所谓指导意见,其他的一概都没有……
【 在 hfyx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明知2018之后众所周知的原因,还非要公开数据,这就不对了,大家基本常识判断好不好。
: 2018之前,迎华数据都是公开的,看看跟小强重合度。
:
--
FROM 167.220.233.*
因为“公开”,所以才可以“验证”其相关性。
学校当然有其点招逻辑,这里是说家长如何确定择校途径?没有公开的信息,就光凭道听途说?
听机构的去考CAE还是FCE?或者去澳门“赌”一把?
【 在 hfyx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能公开验证,所以就强相关?有这个必然逻辑?
: 现实就是,学校不需要你所谓的那种公开验证,否则2018之后大家就洗洗睡了。学校只需要学校自己能够验证就行了,包括但不限于自己组织考试以及其它信息来源。
:
--
FROM 167.220.233.*
的确,学小奥对数学的学习和人大附/八少八素以及将来的分班考试有用,应用面要宽不少。
不过信息学对天赋要求没有数学那么高,更重要的是计算思维和相关的熟练度,可以从小接触一下(我家娃从小Scrach/Python入门,感觉有点儿走弯路了)。
【 在 quicksand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看我家娃不够聪明,大概率学一顿最后还是退出了事。怕的是两头都顾,最后哪个都搞不好。
: 大家都一样看法:竞赛有风险,没天赋没毅力慎选。数学通路宽于信息,还是应该优选奥数。
: 我们还是先把数学弄好,小中年级有精力再试水信息。到时小奥底子有了,也不会耽误太多。进可攻退可守,免得两头落空。
: ...................
--
FROM 167.220.233.*
嗯,学科成绩是王道。另外,语数英要拿到顶尖的、可被点招的成绩不太容易,不过信息入门早的话会有点儿优势。
【 在 quicksand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没必要太早定方向。奥数不得不学,语英积累也少不得。小低信息就先给娃当个娱乐玩着,只要他喜欢,闲着没事瞎鼓捣也可以
:
--
FROM 167.220.233.*
早就过了XSC的要壮啥胆?!
你们这心眼子啊,能再小一些么……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可能拿数据壮壮胆,其实没必要,找对学校,一边尽可能拿奖,一边要学校或教练了解学生,否则一年比一年争抢的激烈。
--
修改:Elale FROM 167.220.233.*
FROM 167.220.233.*
是看不得你们给人家泼冷水、说什么J1满大街都是低分没啥用的行为,最主要的是一点儿证据都没有在那儿胡编。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呃,就那么一说,本来也理解不了你拿着去向去挖真正原因的这种行为。
: 再说,你这逻辑,难道说你认为或者希望j1点招前景好就是“小心眼”?这结论是怎么想出来的。
--
FROM 167.220.233.*
数据证了半天,是说明小学信竞和名校录取有“极强”的相关性,这点都看不出来?
而且恰恰相反,我们家XSC并没有走信竞这条路。
和您这样一位完全瞎说胡编的人讨论实在是倒胃口……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信自己就行
: 如果说的有理,没人会挑你漏洞的,证了半天,什么结论没给出来
: 就只说明了自己走的这条路,就当全部都这样。
: ...................
--
FROM 167.22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