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从生物学和人工智能角度谈谈智商 (转载)
【 在 Augus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脑的神经细胞在出生之后快速增多,然后就开始减少,成年人的脑细胞比儿童少多了
: 爱思考的人就同一个问题,比不爱思考的人用的脑细胞多,用大数据模型比喻就是参数更多。
: 网络优化感觉在这里不合适,网络优化更多是一个网络回路要尽可能地短,而且是必须是单一路径,不可能存多条路径。神经网络很明显不是单一路径传播,聪明的人应该是神经网络应该像树一样尽可能多的从树干到根一样进行多条路径扩展性传播,每个细胞尽可能多地调动周边的细胞参与神经回路。
: ...................
大脑神经细胞在最初几年的快速发育后就开始大量建立连接,同时减去不需要的神经,人生最初几年的外部刺激对终生大脑发育有影响。是不是觉得没准早教有点用了?
developingchild.harvard.edu/science/key-concepts/brain-architecture/#:~:text=Brains%20are%20built%20over%20time%2C%20from%20the%20bottom%20up.&text=In%20the%20first%20few%20years,circuits%20to%20become%20more%20efficient.
--
FROM 223.104.40.*
【 在 Augus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早教没用
: 虽然当时脑神经细胞多,但参与思考的脑神经细胞很少
:
这里面说的是早期经历对大脑神经连接的建立和那些神经细胞被删除的影响。这相当于对未来大脑的塑形。
--
FROM 223.104.40.*
【 在 neab12ab12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核心数是不是对应能不能一心二用啊…
: 我老公每次跟他讲两件事,他做一件必定忘记另一件事…每次都这样,好像做了一件事就会把第二件事挤出去
: 还有他正在做事,跟他讲啥,他必定听不见,就跟聋了一样,喊了十遍八遍,最后我吼起来了,他还莫名其妙,就一脸茫然“你在发什么脾气,你说什么了?”我都喊了十遍八遍了好不…然后吼完一看他做别的事转头又把刚说的忘了
: ...................
我记得以前公司有个心理培训课讲过这个,和文化有关。单线思维是德国英美居多,多线并行处理是南欧拉美居多。但是东亚不一样,归为周期性思维。
--
FROM 223.1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