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小学高年级能识别洗脑话术,就算逻辑思辨引导非常成功了
【 在 alanju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一厢情愿的以为别人会跟你辩论什么是逻辑什么是洗脑。以为别人会跟着你的节奏走,回答你的问题。
: 麻烦先搞清楚状况。
: 状况是本韭菜无意给被重度洗脑的人科普。
: ...................
我早知道你没有基本逻辑可言。
--
FROM 223.104.40.*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按我的经历,我说学习围棋学习奥数就够了。
: 我小娃就能听出别人话术的逻辑矛盾,还会提醒我,根本就没有专门学习逻辑总结性的表达文字。
这好像确实有点天生的能力。
--
FROM 223.104.40.*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棋类能锻炼逻辑能力,书本上学习逻辑只是学个形,把逻辑当做一种规则来学,思考不深。
: 成年人看逻辑书籍主要不在于学习,而是通过阅读逻辑形式的文字表述发现我们逻辑的不严谨或者提醒我们忽略的某种逻辑形式。
: 我觉得逻辑就是映射关系,被包涵在高中数学里。
我现在感觉是非形式逻辑这部分教育非常欠缺,这个和数学关系不大。我并不确定这部分是不是有些人天生会强些。
--
FROM 223.104.40.*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理性逻辑都是有形式的。
: 非理性的我们只能归结为“意外”,并给“意外”保留一个备案,也就是不确定性要留个备案,给个比例。
: 非形式逻辑我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了,不知非形式逻辑是那一类的逻辑?
给你个百度百科的定义
https://baike.baidu.com/item/非形式逻辑/4321215?fr=ge_ala&_swebfr=220011
前面提到的那些佯谬就这个范畴,和形式逻辑三段论那些有区别。
--
FROM 223.104.41.*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浏览了,非形式逻辑主要研究论证,论证也是一种形式,其实还是形式研究,只不过不研究论据和目标,而研究论证的合理与谬误,我理解就是研究自己的逻辑链条是否具备逻辑性。
: 西方有一点做得非常不好,他们的“人文社会科学”几乎都是强制论据,制造一个概念做为论据,然后推出目标结论,目标结论又可以做为强制正确的论据,接着推出进一步结论。
: 论证首先要保持论据的有效性,论据无效,论证再合理,论点也是无效的。西方的非形式逻辑在大众之中也是非常混乱的,他们不仅论据无效,论证过程也是强制的(循惯例或者某不被认可的结论,以例证例),他们研究非形式逻辑,研究了个寂寞。
: ...................
还是有差别的。比如那些常见的诉诸情绪滑坡佯谬之类并不简单是数学能解释的,实际上和自然语言的分析相关。
--
FROM 223.104.41.*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滑坡谬误(Slippery slope)是一种逻辑谬论,即不合理地使用连串的因果关系,将“可能性”转化为“必然性”,以达到某种意欲之结论。”
: 这不就是“充分、必要、充要”吗?
:
并不只是这么简单。这里涉及到发生概率的衡量。哪里就世界上一定都必要充分了。但在日常语境中这也很常见。
--
FROM 223.104.41.*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实中,有很多非理性事件,逻辑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我给你的关于逻辑分支的小图,是我给孩子买的逻辑科普书上的。现有的对逻辑的研究能解决的问题足够了,只不过咱们的基础教育里没讲这部分,或者即使讲了也是很少(比如新版高中语文就有个惨不忍睹的逻辑单元)。逻辑能力强的人,很多时候能直觉的发现某些论证不对,但稍微有点逻辑知识就能更好的判断运用逻辑。

--
FROM 52.131.113.*
【 在 alanju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说现实了,就说论坛。
: smallpapaya网友
: 一边大谈特谈逻辑课本里面的逻辑,
: ...................
幼儿开始英语教育和以偏概全,诉诸权威啥关系,不要学了两个名词就乱用好吧^_^
先去搞清基本常识。
--
FROM 52.131.113.*
【 在 alanju 的大作中提到: 】
: 呵呵。 阅读能力啊。
: 我在指责你吹捧幼儿英语教育的效果。 看清楚。
:
想清楚再说。别搞笑…
--
FROM 223.104.40.*
【 在 alanju 的大作中提到: 】
: 呵呵,简单一句话:本韭菜看不惯你忽悠别人洗脑他人的做法。
: 你祸害你的子女,本韭菜也只是惋惜一二。
: 你忽悠祸害他人,那就是伤天害理。 本韭菜见一次骂一次。
: ...................
我问你呢,幼儿开始英语教育和以偏概全,诉诸权威啥关系?你这个诉诸情绪倒是实打实的....咋说呢?
--
FROM 52.1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