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语文积累在积累什么
赞这么多字。这样的帖子才是讨论问题的帖子,讨论问题有价值。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简版回答:积累语言表达方面的思考理解别人的表达  精进自己的表达大白话来说 就是“这个作者 ...
--
FROM 106.121.80.*
关于积累,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积累词,像学英语一样积累词汇。因为词汇就是短句子,每个词在词典里都是短句子。积累了词汇,才能表达准确,才能用合理的语言节奏乃至韵律去表达。
语文,是语言和文章和文学,最重要的是表达。表达的动机是思想、想法、感想,这些从哪里来?从生活经历中来。最不爱写作文的是小学生,我觉得原因就是他们的生活经历不足以支持他们写那些命题作文,我觉得小学就应该考自由作文,爱写什么写什么,这才公平。如果说小学生要积累,不要读书,要多走出去行动起来积累生活经验。
我不赞同小学生去理解作者。
我倾向于小学生要找自己能理解的文章来读。换句话说,如果某人读甲文章理解不了或者吃力,那就换乙文章读。这就是泛读,目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文章,也许三年后他就能读懂了那就回来读。比如鲁迅的文章,初中高中读着都吃力,都在傻傻地背老师的解读,但是四十岁以上很容易理解那些文章。为什么要这样读?开卷有益,不是说随便读什么都有益,是你读得进去读得懂才有益,所以不必死磕不爱读的读不懂的。
再说精读,或者说读得懂的文章读什么。对小学生来说,我不要求小学生读懂什么,意思是,他能读懂什么都好,不提要求。对高年级和中学生,考试内容就是要读懂的。重要的一点是不要求孩子全会,允许孩子有的题答不上来,有的题不会。类比来说,我们成年人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红学家,也总有你不会的。语文跟数学一样,不要指望孩子考满分,太难了,也没必要。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简版回答:积累语言表达方面的思考理解别人的表达  精进自己的表达大白话来说 就是“这个作者 ...
--
FROM 106.121.80.*
为什么我不提积累写作手法?
因为匠气。如果是应用文,书信、通知、会议记录、实验报告,那就要按套路写,不出岔子,便于理解。如果是相声、评书,有各种套路,要按照那些套路写。
我们学语文都不是干那些事。
为什么我不提积累好词好句?
生硬,假。王朔基本上没有格言警句,文字非常流畅,传达的感情非常动人。最重要的是思想感情,有真情实感是好文章的基础。真情视感来自切身体会来自真实经历。还是回到积累生活上来。
【 在 guoqingjie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于积累,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积累词,像学英语一样积累词汇。因为词汇就是短句子,每个词在词典里都是短句子。积累了词汇,才 ...
--
FROM 106.121.80.*
积累思考能力是什么鬼?
我说的很清楚了,有的文章孩子理解不了因为他的生活经验不够,积累生活经历或者读书得到第二手的生活经历后就可以读懂了。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的理解能力还要提高……这篇文章的主旨并不是要理解作者而是要养成思考文章的习惯  积累的是思考能力 ...
--
FROM 106.121.80.*
举例子来说,喜极而泣,儿童一般理解不了为什么会边笑边哭,但是长大了经历过一些事情就理解了。我们的语文考试常常考这种超过孩子阅历的东西,非常傻。
【 在 guoqingjie 的大作中提到: 】
: 积累思考能力是什么鬼?我说的很清楚了,有的文章孩子理解不了因为他的生活经验不够,积累生活经历或者读书得到第二手的生活经历 ...
--
FROM 106.121.80.*
不谈表达的话,问“多读书、多积累”积累什么?答案是积累二手的思想感情。
学生生活阅历少,家长和学校也不能让他不上学了去亲身经历各种情景,那么就让他读各色人的所思所想,比如抗美援朝的战士就着雪吃炒面时嘴里什么感觉心里怎么想,比如坐黄包车的鲁迅怎么想。积累多了,就容易读懂各种场合下人物为什么那么说为什么那么做了。
在阅读中有潜移默化的教化,所以不要乱读书,多读正经书,也就是思想符合社会要求的,人物事件复杂多样的。
【 在 guoqingjie 的大作中提到: 】
: 积累思考能力是什么鬼?我说的很清楚了,有的文章孩子理解不了因为他的生活经验不够,积累生活经历或者读书得到第二手的生活经历 ...
--
FROM 106.1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