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语文靠积累,这话里的积累具体指什么?
天天看到有人说语文靠长年累月的积累,就很想问问,具体积累的内容是什么?
比如说看书,那看哪种书算积累,哪种不算积累呢?
比如古诗文熏陶,古文那么多,光背算不算积累?背了还得悟才算积累吗?得悟到啥程度才算积累呢?
写作积累的是指积累好词好句吗?那不积累好词好句只是看更多书写更多自己想写的算不算积累呢?
刷题算不算积累呢?
突然发现语文靠积累这几个字,跟小学最重要是培养学习习惯几个字一样,看上去好像是个道理,但其实是个大筐 里面到底是些啥,也是从说纷纭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21.218.70.*
如果能有高水平的人把这件事说清楚,出个书,也算是造福苦学语文的孩子们了,至少能少走一些弯路。
【 在 naohai 的大作中提到: 】
:是这样的:积累只能说是一个宏观的语文学习理念,比较抽象。:具体操作是在抽象积累的框架里,使用n种不同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21.218.70.*
确实是。并且语文老师之间对积累的理解也是会大相径庭,说起来还颇有点文人相轻的意思。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这种说法应该大多,来自【两个】群体:1.各层次语文老师 2.家学有渊源的家长:这都是【大量输入积累】之后的观点,有一定道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21.218.70.*
感同身受。我们现在上小学,我也发现很多课文也是白看,倒是根据一些课文去找到原文,发现了原作者作品里的一些精髓。好东西
【 在 RouNing 的大作中提到: 】
:应该是多看书,好书多看几遍,精读,好词好句多记多背。:尝试着多去背诵。:娃现在上初二,课本上普通的现代文章,基本上白看。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21.218.70.*
大量泛读就会遇到一个这种阶段。看了很多书,但还是做不好那些阅读理解题。按说继续海量阅读最后都会殊途同归达到很高的水平,但明显有些人积累的路径是更高效的吧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但是这种【大量积累】的阶段里,除非家里有渊源,或者遇到了【水平高且负责】的老师:否则,对于一般的小学生阶段,很容易走弯路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21.218.70.*
可能也会有那种书,但被淹没在各种书里没实践没经验都挑不出来。反正我现在去图书馆,找到家庭教育那几个书架就发愁。书太多,讲啥的都有,翻一下又觉得千篇一律都是烂大街的口水话
【 在 naohai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那种书。:因为现在咨询爆炸了,不是没有指导的书,而是指导的书太多,有海量的信息。:但是更要求个体甄别、梳理信息,正确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21.218.70.*
字字珠玑啊,赞
【 在 seeredsea 的大作中提到: 】
:字音字义成语:古诗的 字 词 背诵 作者 意象 意境 情感:古文的 字 词 作者 句式 名句名篇背诵:现代文的写作手法,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21.218.70.*
这几个字放在任何一个学科都是通用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
【 在 almondwu 的大作中提到: 】
:多读书多思考多应用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21.218.70.*
我从一年级开始就买起,感觉那书不是用来看的,是放书架镇宅的。实在太多太细太耗时,跟着全解走,阅读课外书时间都没了。
【 在 RouNing 的大作中提到: 】
:语文,有配套的 全解书。:把课文中的每个字每句话都给你翻译出来。 生词还有 解释 和 组词造句之类的。:当然了,我们菜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21.218.70.*
受教了,非常有收获!
【 在 littlebenben 的大作中提到: 】
:细化,具体化:拼音掌握了没, :汉字认识识字量并能写:词语的意思:成语掌握了多少,知道成语的意思并且能在适合的场景应用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21.21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