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英语教育明摆着的矛盾点(楼主更新)
【 在 no1michelle 的大作中提到: 】
: 矛盾点:小学期间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安排的课少,一周两节完事,考试简单;到了5-6年级,考试难度猛然增加,到初中难度也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对普娃而言)。
:
: 学校不教孩子都会,这个现象能得以存在,是因为社会机构的存在,而教育部门又在佯装打压关闭社会机构。。。
: ...................
就是你作为家长,英语水平并不高,造成了自己孩子的困惑
--
FROM 124.64.16.*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学得晚怎么也不能算是个“靠”的条件吧?
: 我觉得我英语学得好(至少上学阶段如此),是因为早期基础打得好(初中遇到了个好老师),加上自己听话,该下的功夫都下到了。基础打好了,后边其实没费多大劲儿。智商和努力难道不是去的学业上成功的必要条件吗?有问题吗?
:
是有点高估自己的英语水平~~
--
FROM 124.64.16.*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小到大,我遇到的比我聪明的人大有人在。我当年的省状元就是我同班同学,他真是既聪明,心理素质又好,不疾不徐那种性格。
: 但英语方面甩我一条街的人,应该不多。毕竟,学到一定程度,就是边际收益递减了。
:
也得看什么科的状元
--
FROM 124.64.16.*
【 在 jamwswallac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是玩命学的没输给不学的。
: 我娃参加外教课,同班孩子基本流利英文。我这看英文如中文的,都听不懂外教说啥。
: 这就是差距。
: ...................
我这看英文如中文的,都听不懂外教说啥。
这是外教不需要让你懂;如果需要的话,他会有办法
--
FROM 124.64.16.*
【 在 naohai 的大作中提到: 】
: 教育部的英语学科设计是根据国家大方向走的,英语以前、现在到未来永远不可能是中国的官方语言。
: 所以课程和课时设计一方面要保证大学阶段的精英族群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保证国家融入世界国际化水平、科研人员语言能力等等;
: 另外一方面,英语地位虽然拔高到三主科之一,但是它不是官方语言,所以只给“名分”不会过分给“课时”,小学点到为止,中学考试设计主要是为了分层,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 ...................
家长还梦想,小学过FCE的标准
--
FROM 124.64.16.*
【 在 Scolesath 的大作中提到: 】
: 按我娃的说法,英语考试的内容都不是课本上的。
你怎么回复娃的呢? 这时候就看家长的理解
--
FROM 124.64.16.*
【 在 jamwswallac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啥人家孩子能听懂,而且对答如流
: :我这看英文如中文的,都听不懂外教说啥。:这是外教不需要让你懂;如果需要的话,他会有办法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和这个外教上课吗?
--
FROM 124.64.16.*
【 在 jamwswallac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上的是外语课程,不是语言课程,慢下来,人家课堂进度怎么保障,再给安排个同传?
: :好外国人交流:听不懂可以让对方说慢点:我在大学也见过外国留学生,汉语很流利,如果你不看人,光听说话,听不出是外国人:但我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如果你也坐在台下 听上3回;主要你脸皮够厚,你也可以做到和外教,有来有回的交流
--
FROM 124.64.16.*
【 在 jamwswallac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学会代表孩子学会了?
: :如果你也坐在台下 听上3回;主要你脸皮够厚,你也可以做到和外教,有来有回的交流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你也没学会,但是你也可以做到,和外教有来有往交流
那些孩子一样没学会,只是你觉得交流很热闹
--
FROM 124.64.16.*
【 在 jamwswallace 的大作中提到: 】
: 哥们你把楼带歪了。我的主题是,从小学比长大了学,有优势
: :你也没学会,但是你也可以做到,和外教有来有往交流 :那些孩子一样没学会,只是你觉得交流很热闹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从小学比长大了学,有优势
这个观点有道理,
也要告诉你:从小学,并不是从小和外教学;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怎么接触外教,还都在摸索中
外教课可以上的很热闹,但收获要再看,如果一星期就2次课4小时那种
--
FROM 124.6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