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lxq如果捐款可以上的话
老家不是北京,90年代中后期,小城的重点高中,学校公开收的是,分数差一点的话2万多(究竟最多差几分是这个差一点点的档我就不清楚了,因为我没付,没问过下限在哪)
分数差多了的话,钱数就是不公开的了,听说有同学付了十几万,有人付了二十万。
当时确实震惊,那会儿老家房价不知道有没有五百块一平。就不知道为什么要花掉几套房的钱上个高中。不过出钱的估计家里都是企业老板什么不太差钱的。
【 在 aWatermelon 的大作中提到: 】
: 90年代的100万都两套房了,可能么?也不要道听途说
--
修改:neab12ab12 FROM 123.119.116.*
FROM 123.119.116.*
不知道他们有多少钱。虽然是小城市,但是当时重点高中感觉各路神仙家长真不少。
后来毕业来北京上大学,那会儿我一个月生活费是小几百块,我妈一直抱怨太花钱了。当时北京房价小几千都能买到不算太郊区的地方吧?但是当时我有一同学日常夏装都上千了,近一千的洗护用品用了一下感觉不好用就扔了。我都不知道上哪能买近千一个的洗护用品。别说当时了。
经济差距很大很大。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 听说有同学付了十几万,有人付了二十万
: 家里如有千万起步,可套20万现金,同意?
--
修改:neab12ab12 FROM 123.119.116.*
FROM 123.119.116.*
不太清楚我们那会儿老家主流工资是多少,但是感觉貌似要00年之后工人工资才上千。
不过出得起两万多的人不少,所以这个费用是全市公开公布的,反正那个年代也没有什么规定,估计这么收也不违规。一般家长如果考虑到孩子分数差得不远,努力凑凑钱,还是够得着的,还是会出这个钱的。我觉得可能相当于现在花钱读个几十万的民办那种感觉吧。
但是更高的钱,那个就是有很高门槛的了。永远是普通人砸锅卖铁都够不着的一条线啊……
【 在 Adjani 的大作中提到: 】
: 湖北某县城,以前可以交钱上重高,叫自费生,我们厂矿工人工资300~500是主流,厂里有个小孩花了两万多,家里花光所有的积蓄,爷爷奶奶在镇上运营一个餐馆,盘出去了。
--
修改:neab12ab12 FROM 123.119.116.*
FROM 123.119.116.*
不是线性叠加
是不够分数线的某个区间是公开公布的钱数,明码标价。
但成绩太低的,就是走私下的钱数了,这个暗的价位就没谱了。不会是线性的,没关系有关系估计还不是一个价,我估计有一个成绩倒数的同学,学校一分钱都不敢收。
【 在 aWatermel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这也是啊,没上分数线就是5,6万。但差一分和差十分一样,只要没上分数线,都是这个数。按差的分数线性叠加钱数纯属道听途说,没人敢这么干
--
FROM 123.11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