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A的行为算偷么?
B是主犯,A是从犯!
孩子不懂事,大人得明白大是大非的道理,孩子贪小便宜长大要吃大亏。A问题确实不严重,而且就是个沟通问题,引导鼓励孩子主动沟通,小孩子天性还是喜欢交友共享好东西的。对A而言,本来也不大事,搞得偷偷摸摸贪小便宜,不划算
【 在 airlulu 的大作中提到: 】
: ABC三个是同班同学,C有一个有意思的物件,B喜欢并偷拿了,玩了半天后觉得没意思了,又送给了A。
: A明知道是C的东西(C把玩并显摆过),但还是接受了,自己也拿着玩。
: 然后C发现东西在A这里。老师认为AB都算偷东西。
: 我们作为A的家长,觉得与B的偷行为还是有区别的,算隐匿赃物或者包庇?
: 不知道谁的意见对?该从哪个角度教育孩子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敏感的人都很好强,好强的人都很固执」
--
FROM 124.14.78.69
A比B恶劣多了,属于又坏又怂那种类型
【 在 airlulu 的大作中提到: 】
: ABC三个是同班同学,C有一个有意思的物件,B喜欢并偷拿了,玩了半天后觉得没意思了,又送给了A。
: A明知道是C的东西(C把玩并显摆过),但还是接受了,自己也拿着玩。
: 然后C发现东西在A这里。老师认为AB都算偷东西。
: ...................
--
FROM 117.136.54.*
心存侥幸。看大家回复就知道公议是什么倾向了。
--
FROM 219.143.206.*
揍一顿不冤,家长也要反思。
【 在 airlulu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年级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SM-G9860」
--
FROM 120.244.26.*
高年级这种事情要重视,虽然不是偷,但是明知道不属于自己还收下了,说明自己也喜欢,只是没有胆子去偷,这点需要好好教育
老师也有意思,都高年级了,揍有个啥用,小娃听不懂道理揍一顿还能涨记性,高年级揍有啥用
【 在 airlulu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说的对,我们是准备好好教育
: 本来开始想的角度是,
: 不要贪小便宜,随便接受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 ...................
--
FROM 75.80.183.*
楼主都说了A知道东西是C的,这不是掩耳盗铃?因为买赃进局子的大部分都“不知道”买的是赃物
【 在 Yxcha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为A鸣不平,B送给A的为啥不能收,除非B说是他自己偷来的
--
FROM 121.28.181.*
会不会是A唆使的B去偷呢?偷了东西送给别人,这也是少见了。
--
FROM 123.114.203.*
你说主楼这个故事
要b一口咬定是a叫他拿的
最后赃物又确实归a,这怎么洗脱
【 在 Giwatron 的大作中提到: 】
:
: 法律不会惯着这样的,这叫主谋
: 一个案子里就毙一个,也跑不了死的那种
:
: 【 在 Real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62.34.110.*
这种论断,真是让人开眼界。
【 在 tomcruz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时不要引导,不是偷就不是偷
: 如果这算偷,今后送礼物都要带着发票才行,只要发票丢了就是偷的,因为这个明显是在商场里见过的,是商场的东西。
: 老师这事做的有点拎不清,但是作为家长一定要单独和老师说,而不是多方家长坐一起说,这样容易矛盾激化
: ...................
--
FROM 121.28.181.*
我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班委成员在收了班费后,下午说班费不见了。
我们几个班委就组织起来“破案”。刚好教师去市里开会了,下午自习。
我们几个确实能干,在没有监控的年代,很快就找了“小偷”。
三个女孩子。她们说以为没人会发现,就买了吃的。我们在她们书包里也找到了没花完的剩下现金,有同学缴费做的痕迹的钱币。
我们几个班委就让她们当着全班人的面,在讲台上做检查。并在第二天从家里拿了钱来退赔了。老师事后也不知道这事儿。因为当时我们觉得我们解决得很好。
事情过去太多年了,我还记得。因为总觉得我们当时的处理是不对的。她们在讲台上抽泣地念检查的样子,我总是觉得仿佛我们在霸凌她们。
但是以我们当时的年纪,应该怎么做,又没太想明白。
如果告诉老师,由老师解决,老师肯定也会联络家长。这个方案当时是她们三个不愿意的。所以我们“私了”了,仅在同学间处理。但是方法又近乎羞辱。
【 在 BUPTPPX 的大作中提到: 】
楼主说这是高年级的学生了,如果是小学我觉得您说的没问题
如果是初中,值得商榷
如果是高中,那是不是家长在教育方面存在一些缺失,而不应该去责怪老师的定性问题
当然你觉得高中生不经允许将别人喜欢的东西占为己有
还是孩子小过小非,我也尊重你的意见
【 在 cococi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有社会道德或规范中的私有与公有、诚实与欺瞒、是非或对错这些概念是慢慢理解习得的。
: 孩子小过小非,不应掩饰忽略,但也不用定性得这么严重。
: 这一点应该拿过教师资格证的人都懂。
: ...................
--
FROM 36.1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