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为什么用方程解应用题会破坏逻辑思维?
你的思路是错的。
绝大部分不理解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天赋。天赋不够不能完全理解是正常的。
第二是教育导向的问题。从小学到大学就强调刷题。刷的刷的刷成习惯了,就完全忽视概念了。特别是高考这关让99%的学生只会刷题,而不是去理解概念。
本身教的老师也不认真,大学教的十分划水。除了数分的课程讲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用了一些力气帮助学生理解,虽然效果也很差的,普通的非数学专业都学了一些皮毛,考试能过就行,根本不去管概念。
学生学习不是多看书,而是刷题。到了大学发现概念理解的不清楚,题也刷不出来。好长时间死磕题目浪费时间,而不是去看书多理解概念。学习效率非常的低。上大学数学专业第一学期一半不及格,期末考试划水过。然后就放弃数学了。
【 在 templarsf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学高层次的数学和能理解高层次的数学是两码事,比如你说的微积分,我可以保证说一般不经过之前用非微积分方式解微积分能解的题 ...
--
FROM 27.42.99.*
你这说的都是小初高。真正到了数分高代,一个概念大部分学生就理解不了了。
大学最难的就是概念。数学最难的也是概念
【 在 lithium79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观点学习现在也分两类:一类是建立数理的逻辑,深刻理解数学工具的含义,由来和对应描述的现实世界,相应的技术。二类就是学 ...
--
FROM 27.42.99.*
自己摸索其实是最好的老师。
这才是本质。
和用什么方法没关系。
【 在 templarsf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这样的,就你说的线代,我小学就是参加奥数,而且我们那里是属于那种学校里面
: 根本没老师能讲奥数,全都是自己琢磨,没有一个点是学的套路。后来复赛名次很好才
: 进的集训队。
: ...................
--
FROM 27.42.99.*
二十年前甚至三十年前的奥数和现在的奥数不一样了。
那时候奥数的辅导以及题库都不完善。一个类型可能就一两道题。绝大部分小县城甚至没有奥数辅导老师,就靠普通的任课老师出两三道难题。
现在的奥数和高考类似了。就是拼命的刷题。
然后总结各种奇奇怪怪的“技巧”和“方法”,和一些莫名其妙的规律。全靠见得多上分。
【 在 templarsf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玩过奥数奥物这些东西没,这些玩意,至少在我那个年代,就必须是对基本概念有非
: 常深的理解,每个题思路都很不一样,很难通过刷题训练的。
: 当然我不清楚现在的情况,是不是有人把所有能出题的思路全套路上了,不过即便如此
: ...................
--
FROM 27.42.99.*
我现在就在编线性代数的教材。
这块内容我肯定比你熟练。线性代数还真不是函数的思想。线性代数三个阶段,矩阵代数,向量空间和线性映射。直到线性映射才是函数的视角。和一般的函数的研究视角也差了很远。
【 在 templarsf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这样的,就你说的线代,我小学就是参加奥数,而且我们那里是属于那种学校里面
: 根本没老师能讲奥数,全都是自己琢磨,没有一个点是学的套路。后来复赛名次很好才
: 进的集训队。
: ...................
--
FROM 27.42.99.*
高中奥物我也玩过。老师教不了, 网购了一本通向金牌之路。
自己刷题刷了大半本,基本能看懂。但是实在没人指导,老师也不会。后来也没动力学了,觉得没意思。很后来才明白是数学跟不上,所以很多解题技巧的数学方法搞不太明白,所以物理题也搞不太懂——实在是当地的教育资源太差。
所以后来在thu物理系,因为数学不行物理也跟不上。最后干脆转向做数学了。
【 在 templarsf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玩过奥数奥物这些东西没,这些玩意,至少在我那个年代,就必须是对基本概念有非
: 常深的理解,每个题思路都很不一样,很难通过刷题训练的。
: 当然我不清楚现在的情况,是不是有人把所有能出题的思路全套路上了,不过即便如此
: ...................
--
FROM 27.42.99.*
所以说你没有真正的搞过数学教育.
真正的数学教育, 需要起码做到一点就是能够顾名思义. 一个定义字数越多越粗浅越好.
函数, 方程这种定义都是迁就了语言美, 数学教育上的作用为负.
方程首先就不好. 英文叫equation, 就叫等式就好. 等式就是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
一个方程, 一个解方程, 让好多孩子就不能理解这是什么东西.
以前的小学教材不叫方程, 叫“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就非常好。小学生就能明白。
函数这两个字也不好。 不定方程更是差劲。
函数就简单的叫关系式, 或者单值关系式。让学生理解这个东西的直观本质。一个函数比如 y=x, y=sin x 就是表述一种关系。然后这个 y=f(x) 这个东西本身可以看成一个数, 可以当成一个数使用。
至于矩阵代数你要是深入理解,系统学习,自然需要函数概念。 但是并不是不学函数就不能接触矩阵代数。
说实话, 出一个三元一次方程组, 让最顶尖的小学生或者好一些的初中生学习用增广矩阵去求解,没有任何难度。
根本不需要函数的概念。
矩阵这个概念本身和函数没有任何关系的。 再比如用矩阵计算一些图形性质,也不需要函数的概念。就像那个著名的4个机场中转次数就是A^2的例子.
【 在 templarsf 的大作中提到: 】
: 矩阵代数的理解就必须有函数的概念。对小学生看到x+y=3这样的表达式,只会觉得是方
: 程个数不够无法求解。小学生完全不具备理解线性代数的知识储备。
: 小学生只能理解x就是个确定的数字,只是我们不知道需要把这个数字找到。当年我就完
: ...................
--
FROM 59.38.32.*
你这个方法肯定是有问题的. 至少不是最优甚至次优.
小学奥数中最难的那一块, 其实也比较吃智力的. 当然奥数里面相对基础的内容肯定是开拓视野, 锻炼思维的. 但是通过小学奥数开拓锻炼初中生的视野思维, 绝对是有问题的.
就像没人通过高中奥数锻炼大学生思维一样. 一是高中最难的奥数太吃天赋, 99%的大学生也看不懂学不来. 二是数分高代极限抽象代数这些东西系更锻炼也更有用.
只能说这些学生最基本的逻辑思维不行. 但是锻炼逻辑思维, 锻炼模型理解和抽象能力, 也不能是说奥数是唯一最优选择.
【 在 templarsf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有问题的不是奥数,是把奥数当刷题来培训。如果让学生自己琢磨,其实奥数的锻
: 炼非常大。
: 我之前当家教教初中生,水平比较一般,智商在100-120的那种,我都是不会直接训练他
: ...................
--
FROM 59.38.32.*